开阳县:念好“深、细、严、实”四字经 助力非遗传承与发展

进入
老年模式

无障碍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开阳县:念好“深、细、严、实”四字经 助力非遗传承与发展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近年来,开阳县高度重视非遗保护传承和合理利用工作,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抓实传承接力,以“深、细、严、实”推进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深入开展非遗摸底。开阳县文旅局深入禾丰、南江、南龙、高寨等乡(镇),联合乡(镇)文化中心的负责人、村组干部开展调查研究。通过与热爱非遗文化的民间艺人进行深入交流和实地走访,摸底出禾丰乡马头村的扎花灯、玩花灯、坐夜宴,南江乡的玩花灯,南龙乡的灯夹戏,高寨乡的蜡染、刺绣等非遗资源。

细心收集非遗资料。深入民间、深入基层,访问乡贤,收集到原始唱本、手抄本、现场演艺记录、照片、陈旧服饰、器具设备等第一手资料,并进行详细梳理和认真核查。目前,开阳县共收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60余个,通过层层筛选,共获得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00余个,积极通过各种形式引导宣传,加以保护传承。

严格审核非遗申报。在非遗项目和非遗传承人的申报上,严格按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进行审核把关,鼓励并推荐符合要求的非遗项目、传承人参加申报。目前,开阳县成功申报县级及以上非遗项目32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12项、市级16项、县级29项。县级以上非遗传承人49人,其中省级3人、市级9人、县级49人。

做实非遗基地建设。邀请省市非遗中心的领导、专家对贵州苗修堂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贵州技承黔韵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非遗工坊建设进行现场指导,明确非遗工坊的标识标牌、产品设计包装、布置展示、学习培训、市场拓展营销等建设标准,推进基地标准化建设,推动乡村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目前,贵州技承黔韵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将本土蜡染刺绣产品推至省内、推出省外,年收益达10余万元,带动本地群众40余人就近就业、增收致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