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聚焦人员设施,提高安全防护能力。依托“一中心一张网十户”机制,将全镇划分为27个大网格,驻村干部、村“两委”、包组干部与网格员互相配合,负责网格内的消防安全检查、宣传等工作。建立微型消防站5个,配备常用灭火器、灭火堆、灭火拖把等物资,组建专职消防队1支3人,为农村消防提供人员及物资保障。今年以来,共出动网格员90余人次,入户签订家庭防火安全责任书3000余份。
二是聚焦隐患排查,提升安全管理能力。镇应急办、供电所、派出所等部门联合,以留守未成年人、精神智力障碍人员、老弱病残等群体和木质房屋家庭为重点,定期开展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重点关注室内易燃物品存放、户内用电、生活用火等隐患问题,精准建立排查整改台账,确保隐患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今年以来,共排查农户3500余户,特殊重点人群160人次,发现问题37处,现场整改35处,限期整改2处。
三是聚焦宣传教育,提升风险防范能力。利用院坝会、“敲门行动”、村村通小喇叭、微信群等载体,常态化开展安全用火用电宣传活动,通过发放消防安全手册、悬挂消防安全标语、推送消防安全短视频等方式,时刻提醒群众注意用电、用气、用火安全。强化“黔小消”APP消防综合监管平台运用,做到“线上”和“线下”治理相结合,增强群众自我防范意识。目前,共悬挂消防安全宣传标语130余幅,开展宣传培训活动13次,发放宣传资料3500余份。
四是聚焦实战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组织镇、村干部参加县级消防安全检查业务培训3次,镇消防队开展消防设备实际操作培训演练,进村入户开展现场消防检查。以村(居)为单位,每年至少开展1次消防安全演练,演练中邀请群众广泛参与,全面提高消防队、干部职工、村“两委”及群众的防范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截至目前,开展镇村两级消防安全演练8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