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开阳县高寨乡久场村的贵州蓝阿秧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香菇种植大棚内,一朵朵肉嘟嘟的香菇撑起了“小伞”,长势正旺。菇农们正抢抓农时采摘,确保香菇抢“鲜”上市。
据公司管理人员介绍,采摘香菇是一份技术活,菇农们需要弯下腰、一棒接一棒地看,用大拇指和食指紧捏菇柄的基部,先左右旋转,然后迅速地拧下。村里有食用菌基地后,带动周边的100余名村民就到基地负责管理工作,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年均可实现务工增收近4万元左右。
据悉,贵州蓝阿秧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高寨乡2019年的招商引资项目,主要发展食用菌产业,公司的基地现有20个养菌棚、90个出菇棚,以及1个菌棒加工厂房、两个冷库和两个烘干房。基地采用大棚种植实现了一年春、秋两季生产,大大提高了香菇的年生产量。今年,公司预计生产60万棒香菇,基地的香菇远销成都、重庆、南宁等地香菇市场,市场反映良好,产品供不应求。
经市场调查了解,公司发现反季香菇的种植效益可观,今年计划生产20万棒菌棒进行反季节种植,抢抓秋冬两季的香菇供应市场,形成“一地多用、一年多季、一季多收”的产业发展模式,确保基地一年四季有菇卖,菇农有活干。
近年来,公司实施利益共享策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公司坚持战略统一布局,采取“村集体+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由村集体公司包前端菌棒提供、包后端产品回收,村集体合作社组织村民生产,让当地村民实现家门口务工就业。目前,共为当地村民提供固定就业岗位100余个,带动了周边200余名群众在基地就业,年均发放务工费80余万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