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正是春耕育秧的关键时期。在开阳县花梨镇十字村钵盘育苗基地,村民们正抢抓农时开展育秧工作,为今年的水稻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走进育秧基地,只见工人们分工明确,有的在整理秧田,有的在摆放秧盘,还有的正在操作着水稻钵苗播种机,大家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我们秧盘采用机械化操作,工人只需放置育秧盘、育秧基质和水稻种子,机器便自动完成摆盘、填土、洒水、播种、覆土等一系列工序,短短几分钟,一个个规格统一的标准化秧盘就制作完成。”十字村党总支书记付沧海说,基地培育的秧苗具有秧苗壮、不伤根、不漂秧、分蘖快等特点,与传统培育技术的秧苗相比,平均每亩可增产160余斤。
据了解,2022年,十字村探索水稻生产全过程机械化技术,并由十字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出资陆续采购播种机、插秧机、收割机等设备,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目前已建成6.5亩集中育苗基地,选育野香优莉丝、百香优纳丝等优质水稻品种,运用钵盘育秧、无纺布育秧、旱育秧等多种方式培育秧苗,切实夯实粮食安全“底盘”,有效带动周边群众务工增收。
“我在这里务工每天能有100元的收入,还能学到先进的育秧技术,真心不错!”正在劳作的冉光群笑着介绍,基地培育的秧苗产量高,今年她家计划种植4亩水稻,秧苗都将从基地购买。
2025年,十字村计划全程机械化种植350亩,目前已完成育苗摆盘4500盘,完成育苗工作的45%,预计在4月底全面完成,5月下旬农户就可以陆续领取秧苗进行栽种。
付沧海表示,接下来,十字村还将进一步提高机械化率,采用机械插秧,节约人工成本,同时继续加大技术研发,与贵州省农科院、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开展土壤有机质提升培育、新品种试验示范等项目,尽可能降低培育成本,提升水稻品质,进一步推进十字硒香米规模化、品牌化。
下一步,花梨镇深入践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耕地提质、粮食促收为目标,稳步提升粮食产能,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底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