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高寨乡以开展“两清两改两治理”暨卫生家庭建设、农村“五治”工作为契机,围绕凝聚民心、优化服务、比学赶超三个方面,循序渐进推进“垃圾治理”工作,持续改善村容村貌。
一是“群众会议”聚民心。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组建了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队,通过常态化在99个村民组召开群众会20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宣传生活垃圾分类的意义,引导村民签订《环境卫生管理承诺书》,按照村民源头粗分、垃圾转运二次细分的原则,减少垃圾外运处置量。并充分积极推行“逢八大扫除”志愿服务活动100余次,扎实开展清理村庄垃圾、清理村内塘沟、清理畜禽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树立起村民的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
二是“入户清运”优服务。完成垃圾箱拆桶并点8个,改变传统的垃圾收集转运方式,推行垃圾定时定点投放工作,在高寨村、久场村等人员聚居的村寨实行“广播告知、沿线停靠、定时收运”的“垃圾不落地”新模式,统一安排清运车进集镇收集垃圾杂物,确保垃圾不滞留、无暴露、不落地、日产日清的效果,垃圾满溢、臭气弥漫的现象不复存在,有效整治了垃圾乱堆乱放的问题,卫生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三是“红黑亮榜”晒差距。坚持以乡风文明建设为出发点,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村规民约》,建立村民环境卫生“门前三包”责任制和“红黑榜”评选机制,明确村民垃圾分类责任。以久场村为试点,按季度组织召开“道德评议会”,对照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的标准,对村民环境卫生、垃圾分类等情况进行评议打分,通过评议推选出“红黑榜”上榜人物和家庭30余个,充分发挥先进户的示范带动作用,确保实现农村外运垃圾减量,增强村民进行垃圾分类处置的意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