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开阳县花梨镇新山村猕猴桃种植基地迎来了丰收。走进基地,连绵的藤蔓下,一串串饱满的贵长猕猴桃如绿宝石般缀满枝头,随处可见农户们忙碌的身影,他们手提竹篮、身背背篓,穿梭于绿荫架下忙碌采收。
与此同时,在种植大户卢江家的院坝里,一辆等候已久的大型挂车旁,三五个村民分工协作,分拣、装筐、封箱,有条不紊地将新鲜采摘的猕猴桃精心打包。“这些果子马上要发往贵阳和咱们县域周边的各大商超,得赶在最新鲜的时候送到消费者手里。”卢江一边查看装箱情况,一边笑着说,“今年雨水充沛、气候适宜,猕猴桃长势特别好。我家种了100多亩,预估产量能有15万斤,算下来收入也还是可观的!”
据了解,新山村以新厂片区为核心,打造规模化猕猴桃种植基地,总种植面积超1000亩,种植的贵长猕猴桃凭借果香浓郁、酸甜适中的优良品质,在市场上积累了良好口碑。目前全村已有30余户村民参与猕猴桃种植,形成“大户带小户、小户连成片”的发展格局。今年,猕猴桃产量预计将突破1200吨,实现了产量再创新高。
猕猴桃产业不仅让种植户腰包鼓起来,还为当地村民提供了稳定的就业机会。基地常年需要剪枝、除草、授粉、采摘等务工人员,累计吸纳50余人次村民就近就业,人均年增收超3000元,真正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在田间地头致富”。
同样实现猕猴桃丰产丰收的还有宅吉乡,通过引进修文猕猴桃种植公司,在“公司+种植大户+农户”模式带动下,全乡猕猴桃种植面积达到1600余亩,主要种植贵长品种,基地坚持绿色种植、精细管理,今年猕猴桃亩产量达到3000斤左右,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土地入股和务工等方式每年每户至少增收8000元,最多的高达5万元。
如今,小小猕猴桃已成为开阳县内一张闪亮的“绿色名片”,更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助力群众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下一步,开阳县将紧紧围绕“富硒精品水果”发展定位,持续扩大种植规模、强化技术培训、拓展销售渠道,积极学习电商经验,推动猕猴桃产业向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带领更多村民走上持续增收的幸福路,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劲的“甜猕”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