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的喜悦刚刚沉淀,冬种的序曲已然奏响。近日,走进花梨镇的田间地头,水稻收割后的土地并未沉寂,取而代之的,是农户们抢抓农时、移栽油菜的热闹场景。花梨镇通过早谋划、快行动、强保障,系统推进秋冬种生产,全力推动“冬闲田”变“增收田”。

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生产活动中,科技已成为提升效率的“新质生产力”。十字村的田埂上,技术操作员正专注操控着无人机按照预设航线匀速飞行,将拌混好的油菜种子和肥料均匀播撒在刚收割完水稻的田块中,短短几小时,大片土地便完成了播种作业。

“近年来,十字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始终坚持新发展理念,不断推动新型农业产业创新发展,这次是我们与开阳县农业农村局、贵州农无忧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首次联合开展无人机油菜飞播试验,这也标志着咱们村在稻油轮作的耕种管收上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十字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付沧海欣喜地介绍道。开阳县农业农村局农推中心技术员饶永峰也向围观群众算了笔“效率账”,“无人机“飞播”效率是传统人工的数十倍,今天计划完成的200亩播种任务,靠人力得好几天,现在一天就能轻松搞定。从成本上算,飞播费用仅15元/亩,人工至少要150元/亩,机械化操作不仅省时省力,还能达到节本增效、增产增收的目的。

无人机飞播场景的背后,是花梨镇为秋冬种注入的“智慧动能”——油菜轻简化直播技术,通过“种肥同播、浅旋飞播”一体化作业,一次性完成旋耕、播种、施肥等多道工序,有效破解了油菜适时播种难题,为增产增收打下坚实基础。为夯实秋冬种基础,花梨镇全力做好农资调运与发放工作,目前已向全镇7个村发放油菜种子10000包、硼肥5000斤,确保良种优肥及时到户、到田,有效调动农户种植积极性。

下一步,花梨镇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动农业与科技深度融合,加强农技指导与服务,持续推进稻油轮作模式提质增效、增产增收。
(王玲)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