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寨乡:路通产业兴  道畅民心暖

进入
老年模式

无障碍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乡镇动态
高寨乡:路通产业兴  道畅民心暖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清晨的阳光刚洒满杠寨村的山间,村东头的产业路建设工地上已热闹起来。挖掘机挥舞着铁臂清理路基,村民们或两人一组搬运砂石,或手扶摊铺机平整路面,机器轰鸣声、铁锹碰撞声与大家的谈笑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幅热火朝天的劳动图景。

据该村党总支书记张坤回忆,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通过开展入户走访活动,了解该村野猫山组的村民对生产生活的路况不满,反映该村民组部分产业路因路面老化、年久失修等情况影响,部分路面存在坑洼不平、地基不稳等情况,给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对此,该村通过组织召开群众会收集群众的意见建议,积极申请修缮产业路的项目资金,经属地乡党委政府的分析研判,向县级部门申请2025年县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任务)补助资金36.93万元,用于新建宽3.5米长1.4公里的产业路。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吸纳沿线20余名村民务工增收,预计可发放务工工资2万余元。

“老杨,你这平整路面的手艺越来越熟练了,比刚开始的时候快多了!”负责现场指导的陶师傅笑着对身旁的村民杨登国说。

杨登国是村里的监测户,此前一直靠打零工维持生计,得知产业路项目通过“以工代赈”的方式招工时,他第一时间报了名。“在家门口就有活干,每天能挣200块钱,回家照顾家里的老人也方便多了!”杨登国一边说着一边麻利地将水泥浆抹平,黝黑的脸上露出了朴实的笑容。

如今,这条承载着村民期盼的产业路已完成80%的工程量,预计下个月就能通车。通车后,将直接串联起当地群众的500亩耕地和50余亩刺梨种植基地,看着一天天向前延伸的路面,当地的村民们满是期待:“路修好了,把山货运出去就很方便了,咱们可以多养几头牛,还可以跟着种刺梨……以后的日子也越来越有奔头了!”

下一步,高寨乡将持续扩大“以工代赈”项目的谋划和申报,让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通过务工获得稳定收入。同时,将产业路建设与乡村产业规划深度融合,让一条条平整通畅的产业路,真正成为带动群众就业增收的“致富路”、激活乡村产业活力的“发展路”,最终成为连接乡村振兴梦想与现实的“黄金通道”。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