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雨后,开阳县高寨乡久场村大坡脚组的村民罗建像往常一样背着满篓应季蔬菜走向后山,一声哨响,上百头藏香猪从林间纷纷钻出,围拢抢食,山林间顿时充满生机。
“这个季节主要喂白菜、南瓜和红薯叶,都是它们爱吃的。”养殖户罗建边说边弯腰拾起一个南瓜,投入猪群。他与妻子王财英的养殖故事,始于两年前一次偶然的品尝——藏香猪紧实的肉质与鲜美的口感,让他们看到了林下生态养殖的潜力。
“家里闲置的林地,荒着不如用起来。搞生态养殖,不破坏环境,还能在家门口创业。”罗建和妻子王财英商量说,王财英当即应下“咱回去试试”。
回家以后,经夫妻俩反复琢磨和多方考察,决定从遵义务川购买8头藏香猪。从那以后,从日常喂食、疫病预防到观察生长习性,夫妻俩一点点摸索生态养殖藏香猪的经验。
据罗建介绍,藏香猪善于奔跑、食性广泛、耐寒抗病,喜欢在林下或草地觅食。也正因如此,它们的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氨基酸、微量元素含量很高,享有“人参猪”的美誉。目前,基地养殖规模扩大至近200头,毛重价格在25元/斤左右,市场价在38元—48元之间,由于养殖的藏香猪肉质好,销路基本不愁。
为保护好生态环境,罗建按照“既要养好猪、更要护好林”的养殖思路,在林下安装20伏的低压电网,并划定多个区域,进行分散轮换养殖,空闲时还会在林地周围补种白菜、萝卜等应季蔬菜喂食,实现生态养殖循环利用。
“今后,我们会继续学习生态养殖模式,力争能够带领更多的乡亲们发展生态养殖,让大家靠着大山也能挣上钱。”望着养殖基地成群的藏香猪,罗建坚定地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