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水乡:农村“五治”聚指成拳 建设美丽宜居家园

龙水乡:农村“五治”聚指成拳 建设美丽宜居家园

发布时间:  字体:

今年以来,龙水乡将农村“五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全面推进,通过“治房”、“治水”、“治垃圾”、“治厕”、“治风”聚指成拳,从“七寸”入手、从“要害”着手,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家园。

治房方面。结合花山村五治示范试点建设,严格抓好受理、选址、审批、管理等工作流程,扎实推进农村集中建房,积极盘活农村闲置房屋资源,做好农村房屋“底数清”“规范建”“严格管”“高效用”四篇文章。建立建筑工匠库,抓好组织培训,提高农村建房水平。疏堵并重抓实管理,严格落实“一户一宅”“建新拆旧”等政策,分类建立农房摸排台账,全面清理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两违”建筑和老旧危房。腾挪整合闲置住宅资源,强力推动农村“治房”工作规范化、便利化、特色化。截至目前,乡域内107栋一般隐患房屋已登记台账并委派专人常态监管;共拆除违章建筑10栋,拆除面积2220m2;已完成251户的农房风貌整治。同时,计划盘活闲置花山村委会打造村史馆,盘活闲置烟站打造公益健身场所和公益停车场,目前项目正在施工过程中。

治风方面。不断强化村规民约的刚性约束作用,破除和抵制封建迷信活动,依法依规做好殡葬从业人员管理,创新“一户一档”管理模式,做到事前备案、事中检查、事后报告“一条龙”服务。同时,聚焦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阵地作用,联合团委、妇联志愿者,围绕“5个不超过”,多举措推进农村“治风”宣传走深走实,持之以恒巩固当前“治风”工作取得的良好成效。截至目前,龙水乡召开坝坝会、群众会共计80余场次,进田间地头、进农户家庭宣传“治风”的相关政策70余场次,依托“红黑榜”对孝敬父母、诚信守信,遵纪守法等先进典型进行全面宣传,对生活陋习、违法违纪和有悖伦理道德行为进行曝光,据悉,龙水乡红榜上榜人数达24人,黑榜上榜人数6人。

治垃圾方面。以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目标,采用“一二三”工作法践行垃圾分类,即紧扣一个主题(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净化美化乡容村貌,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建立两支队伍(保洁员队伍、志愿服务队伍),做到三个强化(强化宣传引导、强化示范带动、强化巡查指导),推行“干湿分类”“五点减量法”及“三清一改”等工作举措。目前,全乡共设垃圾斗82个,9组(36个)分类垃圾桶,4辆垃圾转运车,垃圾中转站1个。配置村级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收集点5处,乡级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收集站1处。截至11月份,全乡垃圾产生量998.1吨,全乡外运处理量为324.6吨,实现垃圾减量67.48%。

治厕方面。因地制宜制定“一户一策一方案”,创新“一体化外包”模式,主要采取接入集镇污水管网、安装“整体式三格化粪池”两种方式治厕。同时加大财政资金补贴,充分调动村民积极性,对128户自建户补贴2300元,对129户代建户每户补助2500元(其中,乡政府补贴200元,补贴后群众仅需自筹400元),着力让村民“改的开心,用的舒心”。以技术指导、监督管理、改厕工匠和包保干部4支队伍,建立起有人教、有人管、有人做、有人联系的工作机制。各村农户自建厕所在技术人员或经培训的工匠指导下以及村级监督人员的全程监督下,按照规范技术标准建设。完善建立资金使用管理、工作督办、档案管理、工作实绩评价等配套办法和制度,细化“治厕”标准、推进措施和推进时序表,使“治厕”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目前,全乡423户的改厕目标任务已全面竣工完成。

治水方面。因地制宜推动农村饮用水、生活污水、黑臭水体“三水同治”,重点做好源头治理,全力守护碧波绿水。紧盯水量、水质、水价“3个重点”,抓好农村饮用水。今年8月份,增设1公里管道接通马落桥水库用水,保障2000余名群众生活用水。因集中供水管理,需缴纳水费,经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同意后,用水单价控制在2元/m3以内。明确专人结合水表计量收缴水费,建立收缴台账,明确资金使用去向。采取“黑水”进化粪池、“灰水”就地消纳的方式进行污水处理。在新场村规划污水治理项目,共覆盖291户。截至目前,项目已全部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