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温镇党政办公室关于印发2020年消防安全工作安排意见的通知
政府信息公开

永温镇党政办公室关于印发2020年消防安全工作安排意见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20-11-11 字体:[]

各村(居)、各部门:

为认真深刻吸取近期省内火灾事故惨痛教训,切实保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实现我镇火灾“零伤亡”的奋斗目标。根据国家应急管理部和省、市 、县2020年消防安全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特制订以下消防安全工作安排意见:

一、总体思路和要求 

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全市、全县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宗旨为工作目标,大力推动建立“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群众积极参与”, 以隐患排查和整治为切入点,立足防范事故,进一步加强监管,落实企业、农户消防安全主体责任的消防格局,最大限度地避免“小火亡人”、“较大火灾”和“火烧连营”等事故,杜绝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不发生重特大火灾,确保全年消防控制指标的实现和全镇消防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努力为全镇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工作目标

(一)成立镇消防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落实镇防火管理办法,强化组织领导和责任制的落实。各村主任、企事业单位法人或负责人是消防工作第一责任人,并根据要求配备专(兼)职消防员负责本辖区内的消防工作。      

(二)要加大宣传力度,各村、镇属各部门要充分利用多形式进行消防宣传、教育。学校要加强中小学生的消防安全教育工作,实行校长责任制。供电部门和有关单位要在管辖范围内,对供电线路和设施及时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各村、镇属各部门必须对本辖区消防重点部位做到有消防设施、器材和警示标志。镇属部门将配合有关单位在辖区内进行消防安全大检查,从而使广大群众和企事业职工进一步提高消防安全意识。     

(三)加强监督管理,确实杜绝火灾隐患。各村、镇属各部门,必须每月对所辖区内进行一次拉网式排查,要对本单位的消防器材和设施进行一次清理、造册。使消防工作做到有安排、有检查、有记录、有总结。对失效、损坏的设施和器材要及时更换和修复。镇安监站配合派出所将不定时进行检查、上报。对不履行职责、防火措施不到位、发生火灾事故的,将根据有关规定追究责任人的责任。使我镇消防工作真正做到“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不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教训不吸取不放过”。将我镇消防工作在本年度上一个新台阶。

(四)各村、镇属各部门要认真组织排查,制定方案,以全面落实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和夯实农村火灾防控“四个基础”建设。各重点防火单位要制定消防预案,在年内组织消防演练。大力加强公共安全的监督、检查,杜绝公共消防火灾事故的发生。根据安全工作“一岗双责”的要求,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公共消防设施建设,要加大防安全的检查,确保各类消防通道畅通,各种警示标志齐全,确保我镇消防防火安全。

(五)各村火灾起数0起,不发生亡人火灾和较大以上火灾事故。

三、主要措施及办法

(一)成立永温镇社会消防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陈  谦(镇党委书记)

郭  建(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副组长:罗  杰(镇人大主席)

邓承凯(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蒙立华(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部长、副镇长)

李明才(镇政府副镇长)

彭凤英(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宣传委员)

袁富春(镇派出所所长)

成   员:杨月海(镇安监站站长)

蒙  帅(镇派出所教导员)

艾德芳(市场分局局长)

吕  芳(镇党政办主任)

赖  涛(镇国土所所长)

詹朝刚(交警三中队队长)

王家奇(镇村镇建设服务中心主任)

卓  勇(镇综治群工中心负责人)

邓 昆(镇城管办负责人)

贺晋蓉(镇社会事务办负责人)

邓  强(镇农业中心主任)

余  静(镇供电所所长)

陈代茂(镇林业站站长)

罗  勇(镇水利站站长)

黄  啸(镇水管所所长)

李双建(镇交管站负责人)

江  毅(镇卫生院院长)

周志龙(永亨村支部书记)

文  斌(坤建村委会副主任)

朱春来(安大村委会主任)

姜定发(双合村委会主任)

秦榜奎(大坝村委会主任)

杨志会(永安居委会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镇安监站,由李明才同志任办公室主任,由安委办办公室负责资料收集与日常工作。联系电话:87310227。

各村、镇属各部门也应建立健全和完善消防机构,明确人员和职责。安排部署此项工作,必须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确保消防工作时时有人抓,处处有人管、不留死角。

(二)严格落实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责任制

1.镇人民政府工作责任

镇人民政府组织领导全镇做好2020年的消防工作,为永温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营造坚定的消防安全环境。依据县政府下达的消防工作目标责任书,与村、部门签订2020年消防目标责任书,签订率达到100%;及时组织召开2020年永温镇消防工作会议,部署2020年消防工作任务及制定2020年消防工作安排意见;每季度组织召开1次消防工作联席会,研究部署消防工作。

2.村、企事单位工作责任

各村成立消防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落实镇防火管理办法,强化组织领导和责任制的落实。各村主任、企事业法人或负责人是消防工作第一责任人,明确一名领导负责消防工作,每月组织召开消防工作会议,研究解决本村消防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大力夯实农村火灾防控“四个基础”工作,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消防工作责任制,建立科学的消防工作评价、奖惩机制,抓好消防组织、制度、职责、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火灾防控功能。开展有消防组织、有规章制度。有消防规划、有消防队伍、有消防设施、有消防水源、有宣传氛围、有考评奖惩的“八有”目标建设和具有开阳特色的农村防火工作“十个一”目标,即:一是明确一位领导负责农村消防工作;二是每季审开展一次宣传活动:三是建立一支农村义务消防队;四是每年组织一次义务消防队员培训;五是建立一个农村防火安全管理制度;六是20户以上村寨修建一个消防水池;七是各村寨制定一份灭火预案;八是每季度对村寨进行一次消防安全检查;九是配备一套简易消防设施(一盘水袋、一台手台机动泵、一把水枪);十是每个村寨每年组织一次灭火演练。

经常性的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和宣传工作,加强春节、“五一”、“十一”等重大节假日和冬春季节火灾高发期的消防宣传,并深化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不断提高人民群众防火自救的能力;督促、指导村小组落实各项火灾防范措施,解决必要的消防业务经费,组织开展对村寨的消防安全检查每月不少1次。设有治安巡防队的村庄,要建立治安、消防合一的治安联防消防队,并加强保安人员消防业务培训,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使其承担防火检查、消防宣传教育和扑救初起火灾的职能;没有治安巡防队的村要建立群众参加的志愿消防队,并组织实施灭火应急疏散演练年内不得少于1次。

各村企业要建立和完善社区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健全社区消防工作运行机制,提高社区消防管理、教育、服务、保障等综合功能;各村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制定防火安全公约和村规民约,组织开展群众性的消防工作;居民住宅区物业管理单位要落实消防管理责任,定期开展防火检查,整改消除火灾隐患;每栋住宅(尤其是高层建筑)要明确1名专(兼)职消防宣传员。

3.公安派出所消防管理

要严格执行《贵州省派出所消防监督管理规定》,履行消防执法监督和消防安全管理职责,强化对列管单位、农村和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监管,开展经常性的宣传教育。加强对“九小场所”、城镇结合部等的监督检查,加强对居民住宅区的管理单位、村民委员会履行消防安全职责情况的检查,明确每个村寨的消防工作责任民警,开展经常性的检查和宣传工作,有效防止“小火亡人”事故的发生。

4.财政分局要提前将消防宣传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5.学校要高度重视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的创建工作,将消防知识宣传教育纳入学生课程,学校要拟出具体的教学计划;要在消防部门的指导下,每年对辖区内的学校进行一次逃生自救演练,不断增强学生消防安全意识。

6.企业消防管理责任。

强化企业责任主体的落实,企业法定代表人切实履行企业第一人的职责,建立完善消防安全职责,全面落实“抓法人、法人抓”和“安全自查、隐患自除、责任自负”的消防安全责任机制。

(三)大力推进消防监管网络化建设

在镇消防监管网络化的基础上,建立健全村级监管网络,充分发挥村组干部信息员和在配合职能部门日常监控等工作中的作用,大力推广“十户联勤”、“五户联防”机制。

(四)突出重点,切实抓好各类专项整治工作

全面落实全镇重点防火单位和农村50户以上自然集中村寨消防安全责任制,加强监督检查力度,对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单位,实行限时挂牌督办制度,加大隐患整改落实力度,完善城镇消防基础设施,提高防御火灾能力。

(五)强化消防保障机制建设

组建由政府公职人员为主体的志愿消防队;50户以上的自然村寨必须修建消防水池和志愿消防队,并配备机动泵、水枪和水袋等灭火器材;根据本镇特点,制订和完善综合应急救援预案和联动机制,并开展综合演练,提高队伍的综合应急救援能力。

(六)加强消防宣传教育和培训

1.开展消防宣传教育“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家庭、进学校、进景区”活动,集中力量抓好“春节”、“清明”、“五一”和“国庆”等重要节日活动、重点时段的宣传工作,在主要路口设置消防安全宣传牌,开设消防科普专栏,要突出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确保新消防法的顺利实施。

2.认真贯彻《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规定》,积极营造消防安全“大培训、大教育、大学习”的浓厚氛围。

(七)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加强对各职能部门人员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的培训教育,以提高人员综合素质,加强内控机制建设。配合相关职能部门严肃查处各类消防违法行为,严厉查处消防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