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贵阳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贵阳贵安民族工作“六个一批”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筑统领字〔2023〕3号)文件精神,我县聚焦目标任务,清单化、项目化稳步推进“六个一批”专项行动提质增效,全县涉及指标7项,完成6项,正在推进1项(开阳县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推进情况
(一)在做强一批民族团结进步创新示范项目方面。在紫兴街道办事处东湖社区(蒋家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以互嵌式发展试点社区建设为抓手,不断深化安置点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互嵌交融,巩固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着力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互嵌式社区样板;突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用好明德广场和云开广场等阵地,举办“群众大联欢”“水东狂欢夜”等群体性文艺活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在建设一批民族特色小城镇方面。将民族特色小城镇建设与宜居(旅居)示范点建设相结合,立足民族村寨人文历史文化资源,利用闲置民居在南江乡龙广村、苗寨村,禾丰乡马头村等14个省级以上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大力发展旅居经济。截至目前,全县实施宜居农房改造1300户,完工1717户;设置垃圾中转站4座,垃圾转运车4辆,垃圾清运车18辆,配置垃圾收集点348个,配置垃圾收集箱(斗)452个,分类垃圾桶3218个,30户以上自然村寨垃圾收集设施覆盖率100%,生活垃圾收运体系正常运行率保持在99%以上;利用188栋房屋发展民宿,提供1519间客房、2456张床,初步形成以双流三合村为核心辐射禾丰、南江、高寨旅居示范带的“一核一带多点”避暑旅居空间格局。截至目前,累计接待10919人来开阳旅居。
(三)在发展一批民族药业方面。依托丰富的山地资源、林下资源,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为下游民族医药企业做好原材料供应保障。截至目前,中药材种植面积(含野生抚育)7.25万亩,其中种植面积19751亩(基地种植10580亩,林下种植9171亩),品种主要有黄柏、天门冬、黄精等20余个品种。全年预计产量2.29万吨,产值2.5亿元。
(四)在提升一批民族传统手工艺方面。以非遗人才队伍建设为突破口,注重民间人才挖掘,加强非遗人才培训,推动传统手工艺传承发扬。截至目前,全县共有省级非遗传承人3名,市级非遗传承人14名(今年新增2名),县级非遗传承人38名,传承人总数名列全市各区县市前茅。
(五)在挖掘一批民族非遗产品方面。培育开阳县小花苗手工艺品作坊、贵州技承黔韵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开阳县崖嵯崖左农机专业合作社等3家非遗作坊,开发出围巾、箱包、服饰等旅游商品40余种,促进非遗与旅游融合和创新转化;在十里画廊乡村旅游区核心区明德广场引入开阳县小花苗非物质文化体验馆、银领驿栈和蓝阿秧富硒旅游商品购物中心等,打造非遗文创体验基地,积极开展非遗研学,向游客出售苗绣、蜡染等非遗旅游商品,助力文旅融合迸发新活力。目前,通过开展非遗研学等活动,累计接待培训学生1000余人次。
(六)在打造一批民族特色村寨旅游精品村寨方面。深入挖掘全县14个省级以上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文化、生态、气候、自然等方面的特色资源优势,以“十里画廊”(龙广村)为重点,以玉水金盆(马头村)为核心,串通南江大峡谷、紫江地缝、香火岩、水东乡舍、云中君滑翔伞基地等农旅融合景点。催生了一批以水东乡舍、玉水金盆大地艺术谷、白马峪温泉、猴耳天坑、云中君滑翔伞基地、云山茶海、水东农耕文化体验园、明德广场等为代表的旅游产品,形成了以赏花打卡、富硒美食、避暑度假、极限运动、非遗体验等为特点的旅游产业业态。开阳县“十里画廊”画廊景区入选2024年中国“避暑消夏好去处”;禾丰乡马头村成功申报2024年贵州省乡村旅游与传统村落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深度融合发展示范点。截至目前,全县接待旅游人次485.62万人次,同比增长4.29%;实现旅游收入49.15亿元,同比增长6.98%。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中药材种植的规模化程度不高。我县中药材种植建设水平较低,合作社管理模式较落后,无法形成专业化、统一化、规模化发展的形态。二是非遗文化产业化水平低、商品化转化水平还不够高。由于工作经费比较紧张,对民族非遗项目的发掘、保护,开发还不够。三是民族特色村寨旅游精品供给不足,产品类型较为单一、整体吸引力不足,品牌影响力及知名度还有待提高。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我县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统战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各次推进会议精神,持续抓好抓实贵阳贵安民族工作“六个一批”专项行动。一是进一步加大对中药材种植行业的扶持力度。通过企业与农户联合,共建种植基地的形式,推动标准化种植,打造“绿色+道地”的种植特色,形成更良好的规模化效应;二是进一步调研指导,针对民族手工艺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持续调研指导,积极争取上级各部门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三是推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深入挖掘村寨文化资源,依托村寨自然景观、民族节事活动、民族传统手工艺等资源禀赋,推进民族特色村寨变景点、传统民居变民宿、民族手工艺品变商品,打造独具开阳特色的民族特色村寨旅游IP产品。
开阳县民族宗教事务局
2024年1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