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性气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走进开阳 » 地理资源
灾害性气候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县内对作物、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产生较大影响的灾害性气候有干旱、低温、冰雹、暴雨、凝冻、大风等。
     一、干旱

县内干旱分冬旱、春旱和夏旱。冬季干旱一般发生在2~3月。此时正值小春拔节到抽穗生长旺盛期,需水量多,干旱容易引起空花、瘪粒,降低产量;油菜正处于抽苔开花至结荚时期,同时又是玉米播种、水稻整理秧田或播种时期,如这段时期降雨量少,不但会造成夏收作物减产,还将影响到春播。本县(1959~1980年)21年间出现过7次冬季干旱,出现频率32%,即平均3年中有1年出现冬季干旱。其中严重的一次发生于1978年,该年2—3月降雨量仅31.6毫米。旱情以县境东北部、北部较重,南部、西南部较轻。

春旱发生于每年4—5月水稻播种或移栽期。此时需水量较大,如遇降雨不足,将使水稻不能适时播种,推迟栽插,影响产量。1959年至1980年的21年间,一般地区有9年在4月出现干旱,出现频率41%,即10年有4年出现;高榜田地区出现18年,出现频率82%,即10年有8年缺撒秧水。4月下旬一般地区有9年出现干旱,出现频率41%,即10年有4年出现;高榜田地区出现20年,出现频率91%,即10年中只有1年降水量能满足高榜田需水。在1959年至1980年的22年间,5月上旬出现干旱的有11年,出现频率50%,即10年中有5年望天水田缺打田栽秧用水;一般地区出现轻旱3年,出现频率14%,出现中旱5年,出现频率23%。5月下旬或6月中旬出现干旱的有10年,频率为45%,即两年一旱,其中轻旱5年,占50%,中旱3年,占30%,重旱2年,占20%。
     夏旱主要发生在6、7、8月。1959年至1980年的22年间其出现13年,出现频率为59%,即平均2年有一次夏旱发生。其中重旱6年,频率为27%,即平均4年出现一次。夏旱各月的出现频率是:6月9%,7月27%,8月32%。6月10年一旱,7、8月近10年3旱。
     县境干旱以东北部和西南部较严重,包括马场、黄木、谷扬、新凤、宅吉、宝星、金中、新山、中桥、米坪、龙水、新场、毛栗、马江、立京、毛云、久场坝等地,一般干旱地区有毛坪、坝子、水口、翁昭、禾丰、龙广、南龙等地。其余地区干旱较轻。
     二、冰雹
     冰雹不时在县境内出现,大都出现在每年4~5月,出现频率占80%以上,次为冬季,秋季最少出现。在一天中,下午和傍晚(14~20时)降雹概率最大,占全天的80%以上,夜间(20~8时)次之,上午(8~14时)降雹机率最小。冰雹出现前夕,往往狂风大作,黑云密布,伴随电闪雷鸣。雹灾不仅影响农业生产,而且对工业、人民生命财产的危害也较大。
     在全省雹区划分中,开阳县属一般雹区。该区年平均雹日介于0.6~1.7天,成灾雹日百分率介于10~18%,降雹最长持续时间介于11~30分钟,最大雹粒重量大于4克。1992年4月,从永温方向进入城关的一次冰雹,雹粒重的超过10克。县境冰雹一般出现在农作物生长期,出现时范围小,时间短,但来势猛,强度大,并有雷雨大风,冰雹所经之处,树木折枝断株,房屋损坏,伤及人畜。从1960年至1980年的20年间,本县共出现冰雹23次,平均1.1次。冰雹最早出现于2月(1960年、1978年),共2次,最迟出现于11月(1980年),仅1次;主要集中于春季(3—5月),共出现20次,占总次数的87%;出现最多次数为4月,1960年至1980年的21年间共出现8次,占总数的35%,出现年频率29%,平均每年0.4次,最多一年2次(1961年),其次是3月出现的次数最多,共出现7次,占出现总次数的30%,出现频率24%,平均每年0.3次,最多一年出现2次(1980年);5月共出现5次,平均每年0.2次,占出现总次数的32%,出现年频率24%,最多一年一次。
     县境冰雹发生的地域,大体上是西部多,东部少,北部多,南部少,以北部白马、双流、高云、用沙坝、双流茶场等地区为多雹区。冰雹路径主要有三条:一是由息烽经用沙坝入县境,经白马、双流、高云至城关,在城关分为东北、东南向两支,东北支经胡家寨、翁昭、花梨至龙水;东南支经顶兆、南龙、毛云、久场坝至平寨出境。二是由播州区经茶山关与桃子台间入县境,经谷扬、黄木、宅吉至宝星;三是由修文县经核桃坪入县境,经禾丰、哨上、乌当马场、白宜至羊场坝子、新河。
     三、暴雨(24小时降水量≥50毫米)
     开阳县在全省暴雨分区中属一般暴雨区。该区年平均降水量介于1100~1300毫米,12小时降水量≥50毫米的年平均日数介于2~3天,连续3天或3天以上出现暴雨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例小于10%,暴雨量占年降水量的30~40%,大暴雨出现的概率较大。据1960~1989年30年间的资料统计,县境共出现暴雨68次,平均每年2~3次,以1977年的6次为最多,1961年、1968年两年未出现暴雨。境内暴雨多集中在6月,为22年,占总次数的32%;7月次之,为16次,占总次数的24%;5月出现暴雨5次,占总次数的15%。
     1973年6月23日,城关、双流、清河等地暴雨85毫米,致使山洪暴发,双流白马尤其严重,白马商店、饭店十几幢房屋被冲毁,死亡2人,761矿矿井被淹、桥梁公路被冲毁,开阳至贵阳交通中断一周。
     1995年6月23日至26日,县境遭特大暴雨,全县平均降水量为150毫米,部分乡(镇)降水高达198.3毫米,金中、双流、永温特别严重,6月23日夜10时,金中洋水河瀑涨,山洪暴发,泥石流铺天而至,洋水剧院一带水深10余米,水浮近殊,交通、通讯、供电等被损而瘫痪,因灾死亡26人。
     四、凝冻

    本县在黔中属一般凝冻区,年平均凝冻日数介于5—20天,年平均持续时数介于100—400小时。年平均积雪日数5—10天,凝冻初、终日数介于80—120天,最长持续时数介于230—400小时,最大积冰厚度介于20—50毫米。凝冻日数有自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逐渐递减、中部向北部和南部边缘地区逐渐递减的气候分布规律。凝冻随地势抬升而明显增多。冬季低温小雨天气易形成凝冻。据1958年~1980年资料统计,23年间共出现凝冻177次593天,平均每年7.7次25.8天。凝冻一般发生在12月上、中旬至次年3月下旬,最晚出现在4月5日(1969年),最长历时16天。在177次凝冻中,11月出现6次13天,12月出现36次91天,1月出现53次246天,2月出现63次212天,3月出现17次28天,4月出现2次3天。凝冻多出现在海拔1000米以上地区,以西南部双流、城关、羊场等地较严重,凝冻厚度大,持续时间长。
      2008年1月,县境出现百年不遇凝冻。从1月12日23时开始飘雪,翌日凝冻,并持续低温,凝冻加厚,持续1个月。电线冰凌直径10公分,高压电线、电杆压断,全县断电、断水,山头树木翻根折枝,道路冰厚5公分左右,车辆无法通行。县城行道树几被冻死,6月后才长出新叶,县城周围山坡迎风面树木大半折枝断株。
      五、低温
      分为春季低温和夏季低温。春季低温,俗称“反春”或“烂秧”天气。此种天气的出现往往与春播同步,因而对春播影响较大。每年3~4月是阴雨低温天气出现时期,3月中旬出现频率29%,下旬出现频率33%,4月上旬出现频率27%,中旬出现频率11%。下旬较少有烂秧天气发生。夏季低温俗称“秋风”,发生在夏末秋初,主要危害水稻抽穗扬花,对粮食稳产高产影响较大。1959年至1980年的21年中,出现夏季低温46次,平均每年2.1次。一年中出现夏季低温4次的有3年,一年出现3次的有4年;一年出现2次的有8年,一年出现1次的有6年。其中以每年出现2次“秋风”过程最频繁。22年中出现重级低温过程占历年低温过程的37%,即10年低温过程中有近4年是重级低温过程。8月下旬后,出现低温过程频率不仅增加,且强度也增加。
      六、秋季绵雨
      秋季是指入秋后,连续5天以上的降雨天气过程(日降水量达0.1毫米以上)。县境主要发生在9——11月。秋季绵雨按降雨过程持续时间的长短分为三级:持续5——6天为轻级,持续7——8天为中级,持续10天以上为重级。在1959年至1980年的22年中,秋季绵雨共出现73次593天,平均每年3.3次27天,轻级有21次,其中9月出现8次,10月出现6次,11月出现7次;中级有36次,其中9月出现11次,10月出现14次,11月出现11次,重级有16次,其中9月出现4次,10月出现7次,11月出现5次。
      七、大风
      县境大风(≥8级)较多。1959年至1980年的21年中出现258次,平均每年12.3次,最多一年出现36次(1967年)。大风大多出现于3、4、7月,平均每月2次。最大风速达每秒22米,出现于1973年4月21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