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概况

进入
老年模式

无障碍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走进开阳 » 地理资源
自然资源概况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磷都开阳:1、中国磷都之名源:世界磷矿资源主要富集在美国、摩洛哥和中国。中国磷矿储量位居世界第三,属磷资源大国。而中国磷资源主要分布在滇、黔、鄂、川四省,其中,滇、黔两省占总储量的75%,其基地有云南昆阳、贵州开阳、湖北襄阳,合称“三阳开泰”。开阳磷矿资源丰富,现已累计探明磷矿石储量19亿吨,其中优质磷矿储量占全国富矿总储量的80%以上。素有“中国磷都”之美誉。2、磷都的光荣与梦想:1958年,开阳大型磷矿床的发现与开采,拉开了中国磷化工建设的序幕,也结束了“中国贫磷”的历史。开阳磷化工业经过40余年来的建设发展,在布局上基本形成了“双流—永温—金中磷化工走廊”,已成为省内重要的磷化工基地之一。现有磷化工企业20余家,产品30余种,年产磷矿石约1100万吨,居全省优质磷矿产业第一位;年产黄磷10万吨,占全省产量50%以上,属全国第一生产大县。今天,不甘落后的开阳人正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下,实现资源性产业向技术性产业转变,从资源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朝着磷煤化工生态工业迈进。2004年6月15日开阳磷煤化工(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基地规划在北京通过了国家环保总局组织的专家论证。这一重要举措将使开阳磷化工业发生了质的跨越。到2014年这一规划产业投资达117亿多元,万元产值固废量以及能耗、水耗可分别比目前下降1至4倍,每年将实现工业产值170亿元,相当于产出近80亿元规模的高产出、低污染的“绿色GDP”。示范基地将围绕煤、磷两种资源,分两个阶段建立横向耦合共生和纵向延生发展的产业链,实施“磷、煤、电、碱”多业并举,完成资源型产业向生态化转型。目前这一规划的关键项目,年产60万吨合成铵、160万吨磷铵,已由山东充矿集团和贵州开磷集团强强携手进入前期准备阶段。

☆硒乡开阳:硒是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的动物生命中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科学表明,硒具有解毒、保护心血管、维护心肌健康、保护肝脏、抗肿瘤和保护视器官等作用。因此,有关专家指出:19世纪补铁,20世纪补锌,21世纪是硒的世纪。

1997年,贵州师范大学资源环境系的汪境仁教授通过对开阳土壤进行化验,发现其中富含一种称为硒的神奇元素。开阳县土壤表层含有丰富的硒元素。富、富足硒带和足富、足硒带明显的呈块状分布,龙水、花梨的中部、东部,南龙东北部、毛云西部和龙风北部的大息区若为富硒、富足硒带,在该县的东南部龙岗、高寨、毛云的成片区域以及北部的宅吉、马场的部分区域为足富、足硒带。少硒带分布较少,面积较小,只在宅吉乡银坡村的中间地带呈狭长条状分布。硒含量范围为0.176ppm-2.43ppm,平均为0.58ppm,属富硒地域,是硒资源开发利用的安全区。硒在自然环境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有42个国家或地区缺硒。我国也存在硒毒地区和缺硒地区,多数为缺硒少硒地区,其中全国22个省缺硒、贫硒县高达72%;我国约三分之二的地区约七亿人口处于缺硒状态。有关专家指出:19世纪是补铁,20世纪补锌,21世纪是硒的世纪。2003年12月中国特产之乡推荐及宣传活动组织委员会的有关专家到开阳,对开阳土壤、动植物含硒进行考察,正式命名开阳为“中国富硒农产品之乡”。近年来,开阳立足富硒农产品开发,先后建立了69个无公害富硒农产品基地,23个农村种养殖专业协会,发展了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富硒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通过省级验收,“开阳”牌富硒米、二级精炼菜子油和“肖菲牌惠康鸡”荣获“A级绿色食品”、全国首批“放心食品”和贵州省名牌产品称号,“金福喜”系列肉食制品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富硒大米、富硒面条、富硒茶叶、富硒烟叶、富硒猪肉制品等一系列富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做大做强,打造富硒绿色品牌,形成品牌效应,提高了知名度,拓宽了市场,取得了突出的经济效益。富硒农产品的开发,拓展了开阳农业发展的空间,构建起开阳畜牧业发展新框架。

中国喀斯特生态世界公园开阳:开阳旅游资源丰富,绿色喀斯特地貌发育典型,奇峰环峙,沟壑纵横,暗流、飞瀑、天坑、溶洞、峡谷、地缝星罗棋布,集清荣峻茂、雄奇险秀之地表美;纳虚怀空旷、穹窿开合之包容量,以南江大峡谷、紫江地缝、香火岩等为代表的景区,风光大气,造化神奇,移步换景,天下独绝,有“绿色喀斯特生态世界公园”之美誉。

 1.南江峡谷景区:南江峡谷景区是开阳风景名胜区目前开展游览的主要区域,规划面积35.58 平方公里,主要位于开阳县南江乡境内,资源丰富,资源利用度较高。有石门鬼怪、天外天瀑布、金钟瀑布、虬龙入海、猴子望天梯、诸葛亮峰、观音石、海豚送客、珠帘玉带、鬼斧神工、飞鹰壁、盼鹊桥、滴水观音、金猴吃香蕉、灵台观音、诸葛亮授计、渔舟晚唱、一唱三合、水落亭台、少女沐浴、石门圣泉、思悟崖、灵龟戏水、面具山、滴水岩瀑布、卡木屯瀑布、瀑布群27个景点(一级景点4个,二级景点17个,三级景点6个)。 

景区以珍贵奇特的钙华壳景观为特色,以南江两岸的峡谷风光为依托、集瀑布跌水、奇峰异石、原始植被等景物景观于一体,景色壮丽,气象万千。其中,喀斯特大面积发育,占景区面积 98%以上,山高、岩峭、谷深,地表景观雄奇瑰丽;植被保存较为完好,动植物种类较多。

南江峡谷景区以“金钟屹立,瀑水长流”为主题,为游客开展观光揽胜、摄影写生、消闲散步、登山攀岩、自驾露营、空中游、学习教育、拓展训练、户外挑战、水上活动、垂钓、体育运动、避暑休养、森林康养、购物商贸等活动。

2.紫江地缝景区:紫江地缝景区是开阳风景名胜区3个组成景区之一,规划面积24.14 平方公里,主要位于开阳县龙岗镇境内,资源丰富,但资源利用度较低。有紫江地缝、万瀑云台、凤凰潭、水上倒石莲、紫江女神、千佛岭、绿云 峡、玉女托盘、北京猿人、林古瀑布、水帘洞瀑布、小谷光瀑布、珠帘暮雨、九天银河、令架三泉、令架布依寨、蘑菇台、春云乍卷、紫江天龙、天龙会狮、六指神峰、飞鹰岩、关刀峰、观音洞、映龙潭瀑布、三泉映月、格林峡、滃洞滩瀑布、鲤鱼拜山神、莲花滩、银丝三坠、堤沙河瀑布、银链玉坠、石碾槽34个景点(一级景点4个,二级景点14个,三级景点10个,四级景点6个)。 

景区以珍贵奇特的钙华壳景观为特色,以紫江两岸的峡谷风光为主线、集瀑布泉井、奇峰异石、原始植被、布依风情等景物景观于一体,类型多样,姿态万千。其中,喀 斯特地貌景观雄伟壮丽,奇峰异石如神佛,如飞龙,如少女,如壮士,部分河段如巨斧劈开,形成地缝(裂谷)一线,奔腾的河水到此凝聚在一米开外的峡缝中,蔚为奇 观;溪流、泉水清澈,蜿蜒秀丽的江水宛如绿绸,沿途几乎无污染,水质极佳;植被 茂密,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植物及鸟、兽种类甚多,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郁郁葱葱,生机盎然;飞流、悬泉、钙华壳瀑布成百上千,飞珠溅玉,气象万千,有的景 点众多瀑布汇集,实为难得一见的奇景。人文景观有古树、大树、珍稀树种簇拥的民族风情浓郁的令架布依村和格林村等。

紫江地缝景区以“缝前疑无路,水转影相随”为主题,为游客开展观光揽胜、摄影写生、徒步寻幽、探胜探险、空中游览、科普考察、宗教文化、水上活动、避暑休养、购物商贸等活动。

3.香火岩景区:香火岩景区是开阳风景名胜区目前开展游览的区域之一,规划面积为18.31平方公里,主要位于开阳县禾丰乡境内,资源丰富,但资源利用度不高。有吐云洞、香火岩神龛、二洞天生桥、石人拜香火、香火岩瀑布、红枫林、十里画廊农业园、盲穴、大坝口干洞、玉门关峡谷、落霞岩、金鸡湖瀑布、杜鹃林13 个景点(一级景点2个,二级景点5个,三级景点6个)。 

香火岩景区峡谷峭壁耸立、山峰险峻、河流幽深,区内地下河、天生桥、悬泉飞瀑、幽峡陡壁、溶洞锥峰构成了壮丽奇特的峡谷风光。香火岩神龛呈现的佛祖影像、吐云洞的神气“佛”现与奇石、溶洞、瀑布、红枫林等景观互为衬托,交相辉映,组成了丰富的、极具吸引力的特色景观。 

香火岩景区以“佛光山色,层林尽染”为主题,为游客开展观光揽胜、溶洞寻幽、奇石鉴赏、摄影写生、徒步野游、登山攀岩、空中游、科普考察、民俗生活、宗教文 化、劳作体验、水上活动、避暑休养、温泉疗养、森林康养、购物商贸等活动。 

香火岩向西延伸为十里画廊片区,规划结合十里画廊区域,打造以水东乡舍民宿为品牌,以农业观光、农事体验、温泉、水东文化展示为核心,集康养度假、温泉养生、观光体验为一体的十里画廊旅游带。 

☆黔中能源大县开阳:开阳电力资源丰富,至2000年,建成了110千伏安、220千伏安和9个35千伏安变电站,率先在全省实现了“组组通电”目标,成为贵州省首家富电县。同时,在建西部工业园区110kV黄金变电站和大水工业园35kV变电站各一座。开阳县水能资源丰富,有大小河流60余条,河流切割深、落差大,理论蕴藏量53万千瓦。仅清水江梯级电站开发,总装机容量达30万千瓦。目前,正在加紧施工的大花水电站,总投资12亿元,装机容量18万千瓦。月亮河董家堰电站、脚渡河甲若电站正在作开发的前期准备工作。大花水电站及其他电站的相继开发,将使开阳成为黔中能源基地。构皮滩电站截流后,水域将经过的翁昭、龙水、楠木渡三个深水码头,开阳将成为贵州省通江达海的物资集散地。开阳现已探明的煤储量1.8亿吨,分布在羊场坝子、三、四井田,南龙冒井4个矿区。另据有关专家考证,开阳南部片区地表深层存在煤田。开阳煤炭资源的开发,将更加有利于实施矿、电、煤、磷一体化战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