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件出台背景及目的是什么?
答: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水网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黔府办函〔2023〕23号)文件要求,为切实解决水利建设中水源、水网、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问题,进一步夯实民生水利基础,全面提升供水保障能力,如期完成水网建设三年攻坚任务,特制定本方案。
二、方案工作目标纲要
是什么?
答:力争用3年时间,推进5个在建及1个未实质性开工的骨干水源工程建设、推动建设5个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和14个山塘治理项目。通过工程实施,提升水利工程供水保障能力,切实保障城乡人畜饮水、产业发展、粮食安全、生态环境等供水需求。理顺水利投入、建设、运营管理体制机制,推动开阳县水务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三、重要举措是什么?
答:组建县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任组长、县相关单位为成员的开阳县水网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中小型水库建设、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和山塘治理等项目的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在县水务局,统筹调度水网建设各项工作,切实做好项目前期建设、要素保障和组织实施等工作;发改部门要按权限履行项目立项审批,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制定完善价格政策等工作;财政部门要做好县级财政预算安排,并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管;自然资源部门要做好用地要素保障;住建、生态、卫健、农业、工信等部门及属地要按照职责分工,全力配合抓好水网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工作。
四、实施步骤、主要内容及解决的问题有哪些
答:(一)建成一批重点水利工程。
1.加快推进骨干水源工程建设。完成5个中小型水库的建设并发挥效益,推动1个小(2)型水库的项目前期工作。其中:三岔河水库、毛竹林水库、杉木林水库计划2024年完工;三口河水库、詹家湾水库计划于2025年完工,加快推进山口河水库工程项目前期工作。
2.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实施规模化供水工程5处(结合实际实行动态调整管理),其中,2023年实施2处;2024年实施2处;2025年实施1处。
3.实施山塘治理项目。山塘除险加固14座,其中:2023年实施7座,2024年实施6座,2025年实施1座。
(二)深化一批水利工作改革
1.加强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
2.稳妥有序推进水价改革。
3.加强水库运营管理。
4.加强取用水管理。
5.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
6.加强水利信息化建设。
五、工作要求有哪些?
答:(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入推进水网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是省委、省政府重大工作部署,是围绕“四新”主攻“四化”的具体措施。部门和各乡(镇、街道)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认识,全力推动水网建设各项工作,切实解决我县水利建设中的水源、水网、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问题,提高保障水平。
(二)强化责任落实。各责任单位要严格对照工作目标纲要和任务分解,主动扛起责任、坚决落实到位,确保各项任务顺利完成。同时,牵头部门要结合工作实际,细化年度目标任务,定期将工作开展情况报领导小组办公室。针对职责交叉、跨部门合作事项部门之间要主动沟通、通力合作,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三)加强工作调度。围绕职责分工和工作任务,县水网建设三年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调度工作推进情况,并根据工作需要采取“一事一议”及召开专题会议的形式解决工作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同时,全面加强监督检查,对工作落实不力、工作滞后的单位适时进行提醒或通报,对不履职、不尽责的要按照有关规定严肃追责问责。
六、关键词诠释
水网建设:指水资源的配套工程。水网建设是一项国家发行的战略性水资源配置举措,利用省市区逐级向下分化,对于破除水资源瓶颈制约、推动工业经济发展、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意义重大。
规模化供水工程:规模化供水工程指的是供水规模不小于1000m3/d或用水人口不小于1万人的村镇集中式供水工程。
城乡供水一体化:是指将供水管网由城市延伸、覆盖至乡镇,建立起一体化的城乡供水网络系统,基本实现城乡联网供水,水资源共享,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达到城乡居民共享优质供水的目的。
原文:开府办函〔2023〕92号开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 印发《开阳县贯彻落实贵州省水网建设三年攻坚 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