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阳县“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专项规划
政府信息公开

开阳县“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专项规划

发布时间: 2021-10-08 来源: 开阳县卫生健康局 字体:[]

开阳县卫生健康“十四五”发展规划

开阳县卫生健康局

2020年11月


目录

开阳县卫生健康“十四五”发展规划.................................................. 1

一、发展基础...................................................................... 1

(一)全县““十三五””卫生计生发展概况.......................................... 1

(二)全县““十三五””卫生计生的主要成就........................................ 2

(三)全县“十四五”卫生健康发展情势研判..................................... 11

(四)全县“十四五”卫生健康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2

(五)全县“十四五”卫生健康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16

二、规划总则..................................................................... 18

(一)主要依据............................................................... 18

(二)指导思想............................................................... 19

(三)基本原则............................................................... 19

(四)发展思路............................................................... 20

(五)发展目标............................................................... 21

三、主要任务及重点项目........................................................... 24

(一)深化医药改革,提高整体效能............................................. 24

(二)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服务能力............................................. 26

(三)健全公卫体系,增强应急能力............................................. 28

(四)强化综合干预,提升健康素养............................................. 30

(五)坚持人才为本,强化队伍建设............................................. 32

(六)发挥特色优势,推进中医业振兴............................................. 35

(七)依托医疗服务,促进产业发展............................................. 37

(八)利用信息科技,提升发展水平............................................. 38

(九)创新管理服务,提高人口质量............................................. 40

(十)完善综合监督,提高执法水平............................................. 41

四、保障措施..................................................................... 43

(一)加强党建引领,提高科学决策............................................. 43

(二)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规划落实............................................. 44

(三)优化体制机制,保障运行效能............................................. 44

(四)加大支持力度,夯实运行基础............................................. 44

(五)强化部门联动,协力健康工程............................................. 45

(六)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环境............................................. 45

附表  开阳县2021—2025年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库储备表........................ 46



开阳县卫生健康“十四五”发展规划

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为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开好局、起好步,发挥卫生健康的战略优先地位与基础支撑作用,精心谋划本县卫生健康事业高水平发展,全面推进现代升级版健康开阳建设,增进居民健康福祉,助力本县经济社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根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开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相关要求和本县““十三五””卫生和计生事业规划完成情况等制定本规划。规划期限为2021至2025年。

一、发展基础

(一)全县““十三五””卫生计生发展概况

截至2020年,全县卫生机构总面积11.28万平方米,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76家,县级医院3家(二级甲等综合医院1家、二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1家、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1家)、厂矿医院1家、民营医院6家、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7家(中心乡镇卫生院7家、一般乡镇卫生院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家)、诊所40家、村卫生室304家、医务所1家、门诊部1家,其他卫生单位3家(卫生健康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卫校、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全县有卫技人员2588人,其中执业及执业助理医师918人,执业护士1310人,乡村医生360人,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为6.77人,拥有床位2106张,每千人拥有床位5.3张,医疗服务总量达到196万人次,出院人数6.4万人,病床使用率62.47%,患者平均住院日6.7天,人均门诊和住院费用分别为131.8元和3441.8元。

(二)全县““十三五””卫生计生的主要成就

1.居民健康水平稳步提升,全面两孩政策稳步实施。一是全县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实现稳中有降,其中婴儿死亡率由6.63‰降至4.61‰,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由8.72‰降至7.9‰。2016年至2019年孕产妇死亡率均为0,2020年孕产妇死亡2例,死亡率43.09/10万;人群粗死亡率稳定在7‰以内。二是从2016年实施全面两孩政策以来,常住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逐年上升,2018年达到峰值后逐渐回归理性生育,2016年常住人口出生率12.3‰,自然增长率6‰;2018年常住人口出生率16.2‰,自然增长率9.53‰;2020年常住人口出生率13.88‰,自然增长率7.44‰;出生人口性别比处于正常值域(第七次人口普查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5.06)。到2020年,全县户籍人口0-3岁的儿童1.9万人。

2.医疗卫生服务供给能力显著提升,内涵建设不断精进。一是硬件设施投入不断加大,资源总量增加。““十三五””期间,卫健系统有续建项目8个、新建和改扩建项目25个(其中:中央资金建设项目11个、省级资金建设项目3个、市级资金建设项目1个、县级自筹资金建设项目18个);总建筑面积58335.64平方米(其中:新建48724.29平方米、改造9611.35平方米),总投资18623.66万元(其中:中央资金3974万元、省级资金428万元、市级资金77万元、县级自筹14144.66万元)。二是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提升。每个乡镇标准化建设的乡镇卫生院一所,每个行政村设置标准化村卫生室1所,2019年完成1个社区设置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县妇幼保健院成功创建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三是卫生人力资源配置优化和激励机制创新。全县有执业(助理)医师918人,完成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2.25人;有执业护士1310人,注册护士数3.21人;有全科医生数80人,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2.08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力度加大,省、市、县、乡四级联动“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顺利推进。医务人员收入水平提升。建立了乡村医生“乡聘村用”解决养老保险机制,稳定了乡村医生队伍,实施了基层卫生人才补助机制。四是加大中医扶持力度,服务能力逐步加强。全县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数185人,其中中医类执业医师数150人,执业助理医师数35人,中医类执业(助理)医师数占全县执业(助理)医师总数的24.12%。开展中医药服务的医疗机构增至257个,能开展中医药服务的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占比分别达到100%和71%。全县中医及中西医专业执业及执业助理医师76人。

3.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深入推进,改革效果显著。一是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初见成效。以创建省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示范县为契机,不断完善政府补偿机制,在县人民医院开展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省级试点工作、薪酬制度改革市级试点工作,加强医院精细化管理,落实“两个允许”;继续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补助机制、“康复通”群众借款及贴息机制,实现了政府办医职责强化公立医院公益性和服务能力提升、群众医药费用负担减轻、保障困难群众在县域内的公立医疗机构看得起病、住得上院的就医目标。二是不断深化基层卫生综合改革。探索建立以县级医疗卫生机构技术为支撑、以医疗质量管理为核心、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为重点的“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管理”服务新模式,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融合度更加协调,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优质服务效果逐步凸显。探索建立村医“乡聘村用”养老保险模式,并实现全覆盖,稳定了基层网底人才队伍,解决了村医的后顾之忧。三是医疗保障水平显著提升。新农合总体运行平稳、管理逐步规范、补偿水平不断提高。人均筹资额增至380元,新农合基金筹资规模达1.6亿,均实现翻番。参合率稳定在98%以上,资金使用率超过90%,群众对新农合制度满意率达98%;落实医保报销向中医药倾斜政策,对参加新农合患者使用中医药服务的报销比例提升10%;在全省率先建立大病保险制度,对参加新农合的群众实施大病二次、三次补偿,有效缓解了农民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

4.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显著提升,疾病防控能力持续增强。一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防传病、控慢病、应突发”的能力显著提升,工作成效显著。开阳县卫计局获得全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先进集体。全县甲类传染病和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实现零报告。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稳中有降。全县各预防接种单位疫苗追溯系统全覆盖,疫苗扫码接种率达95%以上;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达95%以上,计划免疫类疫苗累计接种率达到95%以上。结核病、艾滋病、地方病的防治和重性精神病人的管理得到加强,各项核心指标均达到国家要求。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和健康贵州智慧云平台预警信息24小时响应及时率100%。传染病疫情规范处置指数0.92,均达到上级指标要求。二是以“分级管理、分类指导、上下联动、分片包干”的方式,扩大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覆盖面,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至2020年底,全县累计为居民建立电子健康档案348068份,建档率90.78%,管理高血压患者31121人,管理糖尿病患者7753人,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1746人,免费为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39122人。三是慢病监测能力不断加强,2017年起全县肿瘤监测数据连续被《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收录,2019年县疾控中心获得国家级死因监测突出贡献奖。2020年,我县居民死因排位居前三的分别为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分别占总死亡的39%、19.68%、15.81%。恶性肿瘤发病居前五位的依次为:肺癌、肝癌、结直肠癌、胃癌、乳腺癌,分别占发病总数的23.47%、11.87%、10.40%、7.47%、6.53%。四是妇幼健康服务扎实推进,加大妇幼基本公共和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力度。严格落实“一法两纲”要求,全面推进妇幼健康服务工作,妇幼健康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加快信息化建设,建立智慧妇幼信息平台。建立了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和扶贫救助机制,有效地减轻了孕产妇医疗负担。““十三五””以来,全县孕产妇建卡率、系统管理率进一步提高,孕产妇保健和儿童保健管理率均保持在90%以上,住院分娩率提高到100%。五是规范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强化执法效能,保障百姓生活健康。县卫生监督局编制调整为25名(含计划生育执法大队)。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管理率达85%以上,对公共场所、医疗机构和集中式供水机构进行日常监督检查户均12次以上,餐饮服务量化分级管理率达99%,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诚信示范乡镇(店)、餐饮服务街店创建工作。六是大力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多途径、多领域开展健康教育,群众健康意识及健康素养水平进一步提高;对健康教育人员定期培训,提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服务能力,县、乡、村三级健康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

5.健康服务网络更加健全。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近376个,其中:二级甲等医院3个,公共卫生服务机构4个,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7个(均达到了标准化建设),村卫生室304个(政府建村卫生室119个,行政村卫生室建设全覆盖),其他民营医院和个体诊所近45个。2019年新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建筑面积1200平米。全县有卫技人员2588人,县级医疗机构1409人,乡镇卫生院586人,村医360人,民营医疗机构233人。

6.基础设施设备更加完善。五年来,投入项目建设资金3245万元,建筑面积13648㎡,其中,新建4037㎡,改扩建9611㎡。截至目前,全县医疗卫生机构建筑面积超过10万平米,其中,县人民医院42000平米,县中西医结合医院14700平米,乡镇卫生院共34786平米。全县编制床位达1998张,实际开放床位2106张,每千人拥有床位5.3张。其中,县人民医院开设临床科室14个,医技科室8个(2018年百院大战建设项目并投入使用),县中西医结合医院开设临床科室14个,医技科室5个,县保健院开设临床科室8个,医技科室3个。一是全面完成五个建成。全面完成16家乡镇卫生院远程医疗网络体系、16家乡镇卫生院规范化数字预防接种门诊、2家县级公立医院统一预约挂号平台建设以及接入省医药监管平台和贵阳市人口健康信息基础平台工作任务。二是实现五个全覆盖。全面完成16家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全覆盖、62所农村中小学校校医服务全覆盖、16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执业医师全覆盖、3家县级公立医院远程医疗全覆盖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全覆盖等五个任务。完成16家乡镇卫生院和县妇幼保健院院内管理系统升级改造,实现全县公立医院院内管理系统互联互通。2018年推进院内患者实名就诊率以来,我县实名就诊率均在90%左右,高于市级80%的目标。三是进一步加强基层基础服务能力建设和中医能力建设,完成县级公立医院5+2重点学科建设,乡镇卫生院中医馆服务能力建设实现全覆盖,218个村卫生室推广中医适宜诊疗技术服务。县中西医结合医院建成省级中医重点特色专科3个。

7.健康服务人员更加优化。全县有卫技人员2588人,其中取得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的有918人,执业护士1310人,其他卫生人员360人,取得执业资格的占全县卫技人员的86.08%;全县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为6.77人,每千人拥有执业及执业助理医师数为2.25人,每千人注册护士数为3.21人。全县卫生健康系统共有事业人员1973人(编内827,编外1146),本科以上学历638人,其中研究生学历9人,35岁以下1061人,50岁以上116人,高级职称108人。乡镇卫生院取得全科执业医生资格62人,覆盖所有乡镇卫生院。2016—2018年,共招录89人,其中县级36人,乡镇53人(含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13人)。全县二级以上医院共有硕士研究生7人(引进),推评正高职称7人(自身培养),副高职称65人(自身培养);2019年拟招聘卫生专业技术人才68名,实际招聘63人。

8.健康事业投入更加有保障。开阳县作为全国第一批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以来,县政府切实履行政府办医职能,加大了财政投入,年均投入卫生健康事业经费达3.5亿元;实施了药品零差率销售,每年减轻群众负担600余万;加大了卫生专业技术人才补助力度,从2016年起,县政府每年安排近400万元用于基层工作医疗卫生人才补助(将乡镇卫生院〈城关镇除外〉划分为三类,分别给予200-800元的生活补贴和200-1000元的工作年限补贴,稳定了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2016年在全省率先实施“乡聘村用”养老保险试点工作,2018年实现全覆盖,2016年-2020年财政共计支付乡村医生养老保险补助金1054.974万元,从根本上解决村医养老保险问题,进一步夯实了基层基础。

9.健康服务项目更加精准。以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为契机,实现乡镇卫生院慢病门诊建设全覆盖,认真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共组建71个家庭医生签约团队,签约服务常住居民112209人,签约覆盖常住人口29.27%;规范管理高血压、糖尿病分别为22472人、5456人,规范管理率分别为72.21%(22472/31121)70.37%(5456/7753);65岁以上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30879人,中医药健康管理率为76.49%;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控制在7.0‰和9.5‰以内。

10.健康扶贫保障更加有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保障实现全覆盖,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能看病、看好病、少生病”的目标基本达到。按照省、市要求大病专项救治病种由13种增至30种,按照“四定两加强”原则在册管理大病患者394人,均建立一人一档,按要求开展了随访服务工作。由县乡村三级医务人员组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71支共计699人(县级175人、乡镇级219人、村级305人),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提供规范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2020年底,为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签约服务2850户9561人,其中四种慢病签约1229户1528人(高血压1232人、糖尿病238人、肺结核24人、严重精神障碍244人),实现应签尽签,有效抑制慢病演化成大病、重病的现象。进一步优化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县域内公立定点医疗机构“先诊疗后付费”就医流程,指定县内20家公立定点医疗机构为“先诊疗后付费”定点医疗机构,有效缓解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患病住院的垫资压力。县级财政每年预算500万元作为健康扶贫医疗扶助保障资金,并保障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院医药费用实际报销水平达90%。“十三五”期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县域内公立医院享受“先诊疗后付费”政策3383人次,实施医疗扶助4354人次,扶助资金达311.74万元,最大限度防止“因病返贫”。在全省率先建立“康复通”群众诚信借款机制,五年来共计发放医疗贷款2610.2万元,为45人次困难群众贴息,金额96112.04元,让现行医疗保障条件下仍存在较大困难的农户不再“等钱救命”,及时为困难群众看病就医提供资金保障,解决困难群众看病就医资金短缺的问题。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温泉村、毛稗田、景成小区3个卫生室和东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并投入使用。

2016—2020年收到各级健康扶贫专项资金59867.08万元,其中:2016年8720.57万元(基本公共卫生1937.63万元,重大公共卫生490.08万元,基本药物制度952.3万元。计划生育利益导向资金1123.95万元)、2017年11867.05万元(基本公共卫生2033.22万元,重大公共卫生851.95万元,基本药物制度849.85万元。计划生育利益导向资金1435.08万元)、2018年11360.99万元(基本公共卫生2187.77万元,重大公共卫生537.36万元,基本药物制度896.76万元,计划生育利益导向资金1303.37万元)。2019年6934.57万元(基本公共卫生2336.49万元,重大公共卫生941.58万元,基本药物制度883.84万元,计划生育利益导向资金1438.89万元)。2020年20983.9万元(基本公共卫生2361.42万元,重大公共卫生21.13万元,基本药物制度902万元,计划生育利益导向资金1391.52万元)。

11.“健康细胞”创建成效更加凸显。我县成功创建国家级慢病全程健康管理示范县、国家级健康促进示范县、第四届“万步有约”健走激励大赛全国优秀健走示范区、省级结核病防治综合示范县、省级妇幼健康优质示范县、省级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省级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省级卫生监督机构规范化建设样板单位,并荣获中国农村癫痫防治项目县级集体一等奖;禾丰乡卫生院、宅吉乡卫生院荣获2016—2017全国“满意乡镇卫生院”称号;双流镇卫生院家庭医生团队荣获全国首次设立的“全国优秀家庭医生团队”64个受表彰的团队之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省级示范县工作有序推进等各项工作取得可喜成效,有力推进“健康开阳”建设迈向新阶段,为全力推进全县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全县“十四五”卫生健康发展情势研判

 随着《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的实施,新时代卫生健康发展方式转变、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管理模式转变、管理体制转变、信息技术、科技手段等不断发展应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总体内涵、架构体系、总体布局及管理边界都要进一步研究与思考,如,新时期的医联体、专科联盟、医疗集团、医养结合、互联网医院、远程医疗、延伸护理;又如,分级诊疗下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等如何在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总体框架中定位、如何发展与管理等问题。再比如,新冠疫情长期存在带来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工作的新挑战等。分析研判未来发展趋势,提出我县“十四五”规划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和发展要求将迫在眉睫。

“大健康”“大数据”产业发展带来的机遇。一是大力发展大健康医药千亿级产业成为省、市重要的发展战略。打造“健康贵州”“健康贵阳”“健康开阳”的发展目标为提升我县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追求变革创新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二是依托省市“大数据”经济转型的发展定位,快速建设和发展“互联网+健康医疗”“智慧医疗”“移动医疗”,推进县域公立医院数据互通共享,推动我县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阶梯式发展,发挥信息化对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三是健康素养提升成为实现小康目标的重要目标环节。根据2020年的监测结果,全县居民基本健康素养水平达20%以上。健康素养对增进群众健康水平、助力打赢健康扶贫硬仗有着重大意义。

(四)全县“十四五”卫生健康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卫生资源相对不足,配置存在结构性矛盾。一是卫生资源总量仍显不足。政府在公共卫生、基层卫生、中医服务等投入存在不足,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仍尚存差距。二是优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优质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县级公立医院,城乡差距、老城新区差距明显,县级医院“人满为患”,而大多乡镇卫生院却“门庭冷落”;三是医疗卫生人力资源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医务人员引进难,高技能人才和技术骨干匮乏,每千人口床位数、医生数、护士数相对全市其他区域低,离省目标尚有差距;医疗机构人员编制、全科医生队伍建设问题仍制约着医疗机构内涵和能力建设。四是专科服务及学科建设滞后。全县辖区内专科医院数量较少、层次低,重点专科建设相对滞后,缺乏在省、市有重要影响的学科带头人,整体医疗技术水平与周边区县相比还存在差距。五是多元化办医格局尚未形成。目前我县社会办医疗机构规模小、服务能力低、优质资源少,其机构数仅占全县总数的10%,人员数、床位数占全县总数不到18%。

2.基层服务体系薄弱,能力建设亟待加强。一是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足。大多数乡镇卫生院无法开展下腹部手术和住院分娩手术,公共卫生服务、卫生监督、康复护理服务能力薄弱。二是卫生人才匮乏、结构不合理、福利待遇偏低。技术骨干缺乏,特殊技术岗位(如检验、影像等)人员不足更为明显。“缺编”“外聘”的问题突出,2020年,全县三家县级公立医院及16个卫生院的在编人员744人,编外聘用人员1146人,编外人员是编内人员的1.54倍。福利待遇低、激励机制不完善、养老体系不健全,人才流失严重。三是基层医疗机构传染病隔离病区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乡镇卫生院无传染病区(发热门诊)、村卫生室无发热诊室。四是基层卫生服务体制机制运行不畅。基本药物配送迟缓、药价波动较大,导致“缺医少药”现象频现,服务签约、帮扶政策、分级诊疗等卫生政策执行力不到位。

3.人口发展趋于失衡,康养服务亟待加强。一是人口老龄化逐年上升,2019年,我县65岁以上老年人占户籍人口总数的11.23%,2020年达到12.11%,到2025年预计达15.71%,将迈进深度老龄化社会。二是健康养老服务体系亟待加强。目前,开阳没有一家康养服务机构或医养结合机构。

4.公共卫生重视不够,现代治理亟待加强。一是公共卫生服务人才队伍有待充实。全县每千常住人口公共卫生人员数仅达0.46人/千人,尚不能满足疾病预防与控制、妇幼健康、卫生监督、基本公共卫生等工作需求。二是公共卫生实验室建设亟待完善。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不全,开展病原学诊断、毒物分析的能力有限,不能有效应对疾病预防控制、应急处置等工作需要,不能为卫生监督执法提供足够技术支撑;乡镇卫生院预防接种数字化门诊建设有待进一步规范。三是卫生应急能力不足。全县尚未建立健全卫生应急体系和联动机制,卫生应急装备和物资储备不能适应当前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要求。四是卫生监督体系尚不健全。卫生监督机构性质、级别和职能不统一,监督队伍不够,任务繁重,执法效能有限,社会影响力不够。五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服务水平不高。专业、专职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人员欠缺,健康教育推进机制有待优化,相关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5.中医服务能力不足,健康产业有待推进。一是发展中医药所需的人才和资金仍然缺乏。乡镇卫生院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师仅占乡镇医师总数的28%。仍有86家村卫生室无法开展中医药相关业务。中医专业技术骨干缺乏,中医高端技术人才引进难与业务骨干外流并存。具备中医药诊疗服务能力的医疗机构其中仍以西医、西药服务为主。资金缺乏,中医诊疗设备投入严重不足。二是全县“医养”和健康管理产业仍需加快发展。全县缺乏专业的健康管理专门机构,医疗与养老、养生产业融合度不够,老年病、康复、神经精神等服务能力不足。

6.医疗机构信息孤岛,信息服务亟待完善。一是各医疗机构间还未建立规范、共享、互信的数据集成平台,数据之间无专门通道汇聚,电子病历、检查检验结果无法共享,分级诊疗不能利用信息化支撑,优质医疗资源得不到下沉,医改工作无医共体平台支撑难以推动。二是服务管理流程无专门的平台保障,开展全生命周期的预防、治疗、康复和健康管理、疾病预防、卫生应急等管理和服务大部分还在线下操作。构建涵盖全生命周期的、多部门共建共享的数智化健康管理系统势在必行。三是智慧医院推进较为迟缓。智慧医院建设包含医疗、服务、管理等,不但硬件投入多,软件产品的整合和医院业务流程的梳理升级投入都是巨大的,智慧医院推进缓慢,就从根本上解决不了服务效率、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

(五)全县“十四五”卫生健康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1.生活水平提升,城镇化加速及人口老龄化,资源配置要求增高。“十四五”期间,预计我县城镇化率将达到60%以上,常住人口达到40万左右。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方式迅速变化、老龄人口快速增长、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政策的实施,医疗卫生资源供给约束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之间的矛盾将更加突出,老年生活照料和疾病治疗、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等需求更大,对全县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和优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随着新城区建设发展,新区内医疗卫生资源的需求将更加迫切,必然要求医疗卫生服务需要在服务供给总量、服务模式和能力方面适应社会经济的不断变化和发展。

2.环境和生活方式变化,传染病威胁长期存在,公共卫生形势更加严峻。现阶段,我县公共卫生危机隐患因素依然存在。一是生态环境、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化导致的食品药品安全、职业健康安全等公共卫生问题日益凸显,给社会卫生管理带来巨大挑战。二是随着慢性病患病率呈现井喷式上升,慢性病出现年轻化趋势,成为危害国民健康的最大“杀手”,疾病谱的变化,对慢性病防治任务带来更高要求,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工作面临更大的挑战。三是应对新型传染病等疫情处置形势仍然严峻,新发和新流入传染病的威胁也不断加大,农村和城郊结合区域卫生基础条件仍然较差,新、旧传染病发病风险仍广泛且长期存在,给卫生应急处置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艰巨任务。

3.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挑战巨大。一是基层卫生体系的改革仍是当前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领域,但基层资源、资金、人才、体制机制建设却步履维艰。尽管我县探索建立的“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管理”服务模式在促进试点乡镇卫生院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省市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在公共卫生健康服务质量上还需进一步加强,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制度在执行中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建立科学高效的现代医院管理运行机制还有待提高。二是公立医院改革涉及多部门、多层次利益和机制运行问题,存在改革面广、实施难度大、效果尚无法预期等问题,财政投入持续性有待加强。三是中医药、健康教育和促进体系及能力建设困难重重。中医药的传承困难较多,宣传普及力度还不够,认可度不足,医疗机构缺乏主动发展中医药的驱动力。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工作基础仍较薄弱,急需配置适宜的宣传设备和引进新型人才以适应当下快速的信息技术发展。

4.新技术带来的服务与管理的挑战。以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变革全面改变人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新技术快速发展为医疗卫生服务创新提供了新动力,也带来服务与管理的挑战。“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优化医疗卫生业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提供了条件,必将推动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和管理模式的深刻转变。创新药物、新型材料和医疗器械、基因技术、精准医疗等新技术的不断推出,对健康服务手段革新和新医学模式的产生都将带来新课题。

二、规划总则

(一)主要依据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2]《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预约诊疗制度加强智慧医院建设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20〕405号)

[3]《“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5〕14号)

[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3号)

[6]《关于印发<贵州互联网医院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试行)>、<贵州互联网医院试点工作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黔卫计发〔2015〕73)

[7]《“健康贵州2019—2030”规划纲要》

[8]《中共贵阳市委 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动全市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的行动纲要(2020—2025)》送审稿

[9]《中共贵阳市委关于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加快推动贵阳贵安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10]《开阳县关于开展基层医疗卫生计生机构“三位一体”服务实施方案(试行)》(开卫计发〔2015〕115号)

[11]《开阳县全国健康促进县试点项目工作方案》

[12]《中共开阳县委 县政府关于大力推动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

[13]《开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征求意见稿)》

(二)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卫生健康的重要讲话重要论述重要思想为遵循,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国家、省市的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要求,围绕“健康开阳”发展战略,坚持以“预防”为重点,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卫生健康事业以人为本发展、均衡协调发展、内涵质量发展、创新智慧发展,推进健康策略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构建较为完善的城乡居民医疗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健康服务“公平共享”的新格局,提供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努力提高全体居民健康水平,助力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让居民有更好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三)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需求导向。以人民为中心,以健康为根本,以保障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为导向,优先保障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健康需求,促进全县居民健康水平稳步提升和人口均衡发展。

科学规划、创新发展。把创新贯穿全县卫生健康发展全局,准确把握卫生健康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科学设定规划的目标指标,统筹和完善资源分配、事业与产业协调发展。

政府主导、多方参与。进一步强化政府部门在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方面的主导作用和政府职责。改善服务环境,吸引资源要素集聚,支持社会优质办医,倡导多部门、多层次的合作与协调,共同促进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

(四)发展思路

我县将以高质量开好现代化发展新局为指南,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实施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1+N系统工程:围绕开阳县卫生健康现代化高质量发展这个主题,以“大卫生、大医疗、大健康”观念推进医疗与互联网、信息化、养生养老、健康产业的融合精进,向精准医学、智慧医疗进发,推进健康开阳现代化起步阶段建设,构建优质高效与公平完善的卫生服务体系、全员参与的健康教育体系、统一共享的健康信息体系、精准惠民的医疗保障体系,完善医疗服务高效运行、人才队伍建设及使用、支持社会优质办医、公共卫生及卫生应急管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基层网底建设、党建统领公立医院制度和现代治理能力建设以及促进人口健康均衡发展等政策机制,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五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上取得新突破,加强医卫融合,推进医防结合,增强群众卫生健康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为开阳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卫生健康基础保障。

(五)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到2025年,基本建立起与本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立起与居民健康需求相适应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全县卫生健康整体水平迈向现代化初级阶段,全县居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卫生健康对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贡献作用明显增强。具体目标是:

——人口健康指标迈进小康。人群平均期望寿命达到78岁,孕产妇死亡率控制16/10万以内,新生儿、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比2020年末进一步下降。

——医疗卫生体系满足需求。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6张,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3.28人、注册护士数4.1人,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2人;县人民医院通过三级医院认定,争取通过三乙评审;县中西医结合医院通过三级医院认证;引进2-3家民营医院,建设10个省、市重点专科,在县人民医院建立精神科/心理科门诊,并设置精神科病房;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标准化建设。每个行政村至少有一所村卫生室。力争建设1-2个医养结合的专科医院。完成县中西医结合医院整体迁建项目,启动县人民医院、县妇幼保健院迁(扩)建。

——医疗服务机制运行顺畅。探索开展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试点,分级诊疗制度基本形成,牵头医院下转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转诊人数逐年增加20%以上,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费用比例降至30%。

——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高。每千常住人口公共卫生人员数0.83人,实验室建设达到国家标准。甲乙丙类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低于450/10万。孕产妇及儿童保健覆盖率超过95%,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0%。推进快检实验室建设。

——居民健康素养显著提升。实施健康开阳建设,推动健康管理,普及健康生活方式,改善健康人居环境,有效控制健康危险因素,消除一批重大疾病,巩固“全国健康促进县”成果,居民健康素养形成率达25%以上。

——全面落实医疗卫生五项基本制度明显见效。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实现人人享有,筹资标准逐步增加,推进支付方式改革,发挥医保监管、激励、控费和救助作用。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继续实施“康复通”工程。

——大卫生大健康融合创新发展。中医类医院床位数达到每万人6张,建成2-3个国家级或省级中医重点专科。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全覆盖,推进智慧医院创新建设,实现医院智能服务。

——人口健康均衡发展。全面落实“两孩”政策,主动应对开放三孩政策落地,积极开展婚前检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覆盖率达85%以上。0-3岁婴幼儿照护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专栏1  开阳县“十四五”卫生健康发展主要指标

内容

具体指标

单位

发展目标

属性

1.卫生投入

卫生投入占政府财政支出的比重

持续增加

预期性

2.居民健康水平

平均期望寿命

78

预期性

婴儿死亡率

5

约束性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6

约束性

孕产妇死亡率

1/10万

≦16

约束性

3.人口发展指标

人口出生率

16.5

预期性

人口自然增长率

11

预期性

符合政策生育率

90

约束性

4.公共卫生服务

甲乙丙类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

1/10万

450

预期性

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

95

约束性

重点慢性病规范管理率

>60

约束性

孕产妇保健覆盖率

95

约束性

儿童保健覆盖率

95

约束性

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

90

约束性

5.医疗保障

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

应保尽保

预期性

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筹资标准

逐步增加

预期性

6.基层卫生服务

每千服务人口的标准配备乡村医生

1

预期性

每个乡镇标准化建设的乡镇卫生院数

1

预期性

每个社区设置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

1

预期性

每个行政村设置标准化村卫生室

1

预期性

7.健康促进

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25%

预期性

8.卫生资源配置

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

9

预期性

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生数

3.28

预期性

每千人口护士数

4.3

预期性

每千人口开放床位数

6

预期性

每万人口全科医生

2

预期性

专业公卫机构每千人口公共卫生人员数

0.83

预期性

9.医疗服务创新

“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

%

>50

预期性

三、主要任务及重点项目

(一)深化医药改革,提高整体效能

1.探索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模式。一是探索县乡一体化发展模式。县人民医院、县中西医结合医院与乡镇卫生院建立紧密型医共体试点,将县疾控中心、县妇幼保健院纳入医共体,促进县域内医疗资源有效共享,紧密型医共体内实行行政、人员、业务、资产、药械、绩效统一管理。试行“县带中心、中心带边远”一体化管理模式。二是加强信息化建设,逐步建立分级诊疗信息系统,开展分级诊疗制度考核,在医共体内和同级医院间逐步开展医疗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力争实现区域内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的连续记录。县级牵头医院转诊到基层医疗机构的病人数逐年增长20%以上。三是严格执行省市医保政策,积极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力争2022年推行医共体总额预付,按病种付费病种数不少于260种,到2025年,按病种付费病种数不少于300种。四是探索乡村一体发展方式。加强村级网底服务能力建设,稳定和发展村医队伍,进一步巩固和完善村医“乡聘村用”养老保险等“五险”制度。

2.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及管理现代化能力建设。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进度,落实公立医院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经营自主权,进一步加强公立医院内部科学、精细化管理,严格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进一步完善政府补偿机制和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机制,激发公立医院内生动力。继续推进县人民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建立符合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加快建立权责清晰、管理科学、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督有力的医院管理体制,提升医院现代化治理能力。

3.推进医院面貌美化改观和内涵质量改进工程。按照“一盘棋、一张图”的指导原则,针对全县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科学、人性、艺术的外观美化改造工程,创造优美就医环境,增加群众的舒适、便捷、人性的就医体验;推进医疗服务精进提升工程,加强县级医疗机构重点学科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4.推进“医防融合、平战结合”改造工程。推进县级公立医院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建设,负责管理县域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全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家庭医师服务团队,不断推进团队融合、工作融合、信息融合、考核融合、分配融合,实现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协同发展。全县疾控人员到医院进行诊疗轮训,提高卫生应急救治及应急处置能力。

专栏2 “十四五”时期深化医改建设重点

1.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专家团队+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乡村医生”三位一体的基层医疗卫生联合服务实践探索与模式总结。

2.基本药物制度建设。乡村两级医疗机构100%使用国家基本药物。

3.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医疗保障水平逐步提升,在2家试点县级公立医院推行按疾病诊断相关组付费方式改革,继续实施“康复通”工程。

4.医防协同、平战结合建设。县级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乡镇卫生院至少有20张床位在迎战疫情时可转化为隔离观察床。

5.医院面貌改观和内涵质量改进工程。全县医疗卫生机构一盘棋、一张图进行科学、人性、艺术的外观美化改造工程,创造优美就医环境;增强县级医疗机构内涵的学科建设,特别是急诊科、重症医学科能力建设的提升工程。

(二)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服务能力

5.优化重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重新调整优化建立以县级医院为中心、中心乡镇卫生院为枢纽(辐射周边乡镇卫生院)、村级卫生室为基础、民营医院为补充的全县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将县人民医院建设成为在全市范围内区县级医院有一定影响力的三级综合医院,建立精神科/心理科门诊,并设置精神科病房,力争在“十四五”末通过三乙评审;完成县中西医结合医院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认证;县妇幼保健院达到三级妇幼保健院标准;打造县级标准化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完成县中西医结合医院整体迁建项目,力争启动县人民医院和县妇幼保健院迁(扩)建,在县中西医结合医院原址规划建设县第二人民医院,按照二级医院标准打造3个独立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支持楠木渡、龙岗、花梨、双流、冯三5个中心乡镇卫生院按照二级医院标准规划建设。大力引进省市优质医疗资源在我县设立分院,向上推动医共体建设,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在县域内打造一所三甲综合智慧医院,并建立转院中心,严格按照分级诊疗制度,将确诊或治疗后的患者及时转入医共体内相应医疗机构治疗康复。集中力量建成一所辅助检查中心,兼具职业病体检资质,独立管理,运营,为县域内所有医疗机构服务。引入社会资本建设1所中高等康养医院和1所精神病专科医院。

6.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按照乡村振兴的总体目标对健康扶贫的特惠性政策进行梳理,把健康扶贫医疗服务保障政策,转化成针对相对贫困户的常规性社会保障制度,推动健康扶贫责任体系、监督体系、考核评估体系向乡村振兴平稳过渡。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建设,全面推进县乡一体化、乡村一体化发展,加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标准化建设,每个村有1所标准化卫生室。加强乡镇中心卫生院的基础建设及能力建设,按规范要求设置发热门诊。

7.支持社会办医协同发展。支持社会优质资源举办医疗卫生机构,为居民提供便捷、高水平的多元化医疗卫生服务,重点是妇幼保健、精神卫生、慢病康复等稀缺专科医院。到2025年,社会办医规模占全县医疗卫生的20%。

专栏3 “十四五”时期医疗卫生服务资源建设重点

1. 医疗卫生机构规模建设:到2025年,县人民医院达到三乙标准;县中西医结合医院完成整体迁建,力争升级为三级医院;县妇幼保健院达到三级妇幼保健院标准;按照二级医院标准完成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楠木渡、龙岗、花力、双流、冯三5个中心乡镇卫生院规划建设;引入社会资本建设1所中高等康养医院和1所精神病专科医院。

2. 医疗卫生机构内涵建设:全县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达到标准化建设,每个卫生计生规划村有1所标准化的村卫生室;创建6个省级重点学科,8个市级医学重点学科;发展康复医学、老年病、精神病、中医等专科。

3. 公立医院改革建设:全县县级公立医院药占比(不含中药饮片)总体控制30%以下;医务性收入占比大于35%;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费用的比例降控制在30%以下;百元医疗收入(不含药品收入)中消耗的卫生材料降到20元以下。

4. 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千人口床位1.5张,千人口基层卫生人员达3.5人,每万人口配置3-4名全科医生。

5. 社会办医事业发展建设:支持社会优质办医,引导优质资源举办妇幼保健、慢病康复、精神卫生等稀缺专科发展,到2025年社会办医规模占20%。

(三)健全公卫体系,增强应急能力

8.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一是补充完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配置。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要按照常住人口数、服务范围、工作量等因素合理设置。到2025年,每千常住人口公共卫生人员数达到0.83人,力争按1.75/万人口数配置辖区内疾控机构人员,按每1-1.5万人配置1名妇幼保健人员;优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配置。到2025年,达到《省 地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指导意见》中县级实验室标准水平。二是健全全县卫生应急体系。2021年,完成县级卫生应急指挥决策平台建设;2022年前,参照《全国医疗机构卫生应急工作规范(试行)》和《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应急工作规范(试行)》,完善应急组织管理、指挥决策、监测预警、物资储备和调运、科技支撑五个系统,达到卫生应急示范县标准。三是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协调119.110等应急处置机构,共同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配齐县、乡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基地、站、点设施设备,改进农村应急救治专业卫生服务机构基础设施条件,完善建立农村医疗急救网络。四是组织群众性自救互救知识与技能培训,倡导居民家庭自备医疗急救包,普及公民自救互救知识和技能。五是强化县级妇幼保健机构标准化建设,健全三级妇幼健康服务网络。加强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建设,探索实施医务人员全面开展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激励机制,提升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工作质量。按照国家卫计委《关于妇幼健康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与规范化管理的指导意见》完善各级妇幼机构设置、补充人员,明确定位,健全三级妇幼健康服务网络。到2025年,全县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报告率、报告及时率、处置及时率均达到100%,并持续保持;公民自救互救知识和技能普及率分别达到20%、30%及以上。

9.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以建设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强机构与体制建设为重点,以履行各级各类公共卫生服务机构职责为宗旨,以全面实现考核指标为目标,增强公共卫生保障能力,努力实现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打造“省级应急示范县”,集中优势资源,规划期内建成政府主导,集卫生应急、卫生监督和疾病预防控制为一体的开阳县疫情紧急处理中心,全面提升全县卫生应急反应能力。推动实现以县为中心,乡镇为辐射点医疗急救体系。重点发挥公共卫生在“全国健康促进试点县”建设工作中的突出地位和作用,促进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发展。到2025年,达到全市各相关上级单位要求的“十四五”规划期间各专项工作需要完成的指标。

加强慢性病防控能力建设,以国家级慢病示范区创建为契机,进一步增强政府防控主导地位和部门间协调配合,对县直部门在职职工积极开展脑卒中筛查、慢阻肺筛查、高血压和糖尿病的筛查管理为代表的慢病防控。到2025年,慢性病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降低全县30—70岁人群因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逐步提高居民健康期望寿命,有效控制慢性病疾病负担。

10.强化职业健康保护。一是推进健康企业示范建设(到2025年,规模以上重点企业建设达标30%以上;推动其他重点行业企业开展健康企业创建),推广使用有利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从源头消除、减轻和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建设健康工作环境。二是落实用人单位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职能,严格执行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三是加强职业健康监管执法队伍建设,配齐监管执法人员,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技术支撑体系,提升技术服务能力。按照区域覆盖、合理配置的原则,完善县级职业健康检查工作机构建设,到2021年底实现职业健康检查不出县的目标。2021年完成永温镇尘肺病康复站(点)建设并开展试诊工作。四是加强粉尘危害专项治理,三大行业重点用人单位工作场所明显改善,职业危害因素明显减少;强化部门协作,提高工伤保险参保覆盖面(参保率达95%),逐步实现工伤保险与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社会慈善、商业保险等有效衔接,切实减轻职业病人负担。五是加强职业卫生监管信息系统和职业病防治管理系统应用,加大对用人单位监管,指导用人单位开展职业卫生工作。到2025年末,接尘工龄不足5年的劳动者新发尘肺病报告例数占年度报告总例数的比例实现明显下降。

(四)强化综合干预,提升健康素养

围绕“健康开阳”主线,以全国健康促进试点县建设为推动力,全面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贵州2030”规划纲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按照《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19年版)》《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要求开展健康促进活动,打造开阳特色“健康促进县”品牌,全面增强群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11.完善健康教育服务网络。建立卫生健康部门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倡导健康优先、健康教育先行理念,制定配套文件和实施方案,推进落实“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 建立健全健康促进所需的“人、才、物”保障机制和确保工作执行的“考核、评估、奖惩”机制。建立以健康教育专业机构为核心、覆盖辖区内医院、公共卫生机构、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健康教育专业机构网络,至2025年,各单位需配备至少1名以上专业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专职或兼职人员。探索建立健康促进人员聘用考核新机制,发展“健康保健员 ‘健康指导员’“家庭保健员”等岗位。专业技术人员全员参加健康教育培训,掌握健康教育基本技能。优化健康管理工作方法和途径,充分发挥健康教育专业机构作用,为辖区各单位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12.构建立体式的健康教育常态机制。以提升群众科学健康观、基本医疗素养、慢性病防治素养、传染病防治素养、妇幼健康素养、中医养生保健素养为重点内容,在电视、移动媒体和新媒体播放健康公益广告,传播健康素养核心信息。以基层医疗机构为工作主体,深入社区开展健康巡讲,发放健康教育传播材料,组织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使每年直接受益人数达总人口的30%。至2025年,全县30%的居委会/行政村符合健康社区/健康村标准,每个乡镇或街道创建100个以上的健康家庭。城乡社区居民50%的医疗卫生机构符合健康促进医院标准,60%的中小学校符合健康促进学校标准,60%机关和事业单位符合健康促进机关标准,40%的大中型企业符合健康促进企业标准。具备科学健康观的人口比例达80%以上,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25%以上。

专栏4 “十四五”时期公共卫生服务建设重点

1. 公共卫生机构建设:每千常住人口公共卫生人员数达到0.83人,推进“国家应急示范县”工程、实验室建设达标工程。

2. “全国健康促进试点县”建设:至2025年,主要卫生单位需配备至少1名以上专业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专职或兼职人员。30%的居委会/行政村符合健康社区/健康村标准。城乡社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25%以上

(五)坚持人才为本,强化队伍建设

13.推进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卫生人才总量建设,建立县级医疗健康专家制度和专家库,营造尊医重卫的社会氛围,缩小卫生人才缺口。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增加各专业卫生技术人员数量,大力引进和开发儿科、精神科等急需紧缺专业人才,积极支持中医类人才培养,满足我县各级医院等级创建配置的基本条件要求。到2025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增编10%,达到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生数3.5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3.5人,每千人口基层卫生人员数6人,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2人,每千人口公共卫生人员数0.83人。

14.统筹卫生人力合理配置。建立引人、用人制度并落地。一是解决县级公立医院人才引进问题。在人才招聘和引进上建立符合本县实际具有可操作性、可持续的独立法人结构治理和人事制度新机制,着力解决医院有编无人、临聘人员多等问题。二是建立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人才招聘新机制。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特别是边远乡镇卫生院,招聘条件在现有基础上适度放宽,简化招聘程序,行政审批下放到招聘单位。三是落实编制备案制管理。对全系统编制统一进行调配管理,年底到编办及人社部门进行备案。四是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政策激励。优化高层次人才引进相关政策激励机制,吸引急需稀缺人才。采取直接或柔性引进方式,加强重点学科带头人、高层次领军型人才的引进。五是落实乡村医生聘用模式。将有条件的乡村医生聘用为卫生院职工派驻村卫生室,按照职工聘用相关规定,享受同等待遇和养老保险政策。完善村卫生室村医养老保险定额补助机制,卫生健康部门根据其服务数量、质量及群众满意度统一考核及管理。六是加强县级公立医院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由财政全额承担公共卫生人员工资等待遇保障,确保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为广大居民提升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

15.提升卫生人员素质和技能。推进全县“卫生技术人员技能培训中心”建设,实现全县卫生技术人员技能培训的常态化。对全县临床医、技、护人员及采供血机构专业人员开展“三基三严”技能训练工作,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加强全县急救卫技人员业务培训,做好经常性实战演练训练和各种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治工作准备;继续加强五年制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工作,着力强化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和全科医师培训;充分利用医疗卫生信息化平台,做好专业技术人员业务培训工作;积极引导镇村医务人员提升职业资格(学历)培训。

16.优化人才补助和激励机制。对到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正高级、博士研究生、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副高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按省、市规定的政策发放生活补贴;对到基层工作的医疗卫生人才除享受省市补助政策外,并按不同分类给予不同标准的生活补助。鼓励医学类毕业生到村卫生室办医。对到乡镇所在地两公里外举办村卫生室(需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新农合医疗报销等),且具备医学类全日制本科、全国执业医师以上资格,群众满意度较高的村医,由县财政给予生活补助奖励。将村卫生室(卫生服务站)纳入行政村(居委会)主体试点推进,制定完善人事、社保、绩效考核、资金补助等分配制度,筑牢卫生健康网底建设。

17.完善卫生人才考核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卫生人才考核体系和机制。2021年起,对已聘任到全县各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三年内必须取得相应执业资格才能继续聘任。县级卫生健康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合理调整专业技术人员,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连续聘任三年以上并取得全国执业医师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经用人单位考核同意,主管部门和编制、人事等部门审核可直接进入编制管理。

18.推进卫生职业技术学校建设。一是将县卫职校与县人民医院整合办学,加大人才培养,稳定办学规模,扩大服务面。“十四五”期间,培训全日制在校生在1000人左右,年职业培训500人次以上,五年内向社会输送2000名以上具有较高专业技术素质的基层卫生人才。二是强化专业建设,打造培养基地。继续按照“做强主体专业,拓展新兴专业,改造传统专业”的思路和“做特、做精、做强”的要求加强专业建设。积极引进师资和开展学科建设,以护理、农村医学专业主要专业,医学检验、药学、医学影像学建成新兴专业,努力建设成为周边区县基层卫生技术人才的培养基地。三是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效益。积极争取中央、省、市专项经费和地方配套资金,进一步改善学校基础设施和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效益。

(六)发挥特色优势,推进中医振兴

19.完善建立中医服务体系。建立以中医类医院为主,综合医院中医科为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网底的中医药医疗、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积极启动1所中医专科医院规划建设,至2025年,中医类医院标准床位数达到每万人口6张。以县中西医结合院作为全国500家重点建设的县级中医类医院为契机,按三甲标准推进县中西医结合院医院建设,2025年建成1-2个国家或省级中医重点专科,并成立“基层指导科”。开阳县已有及新增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按照标准化设立中医科并添置必备的中医诊疗设备,运用6种以上中医药技术开展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工作;全县60%以上的村卫生室配备针灸、火罐、刮痧板等基本医诊疗设备,运用中药饮片或中医非药物疗法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同时鼓励现有及新建的民营医疗机构、工矿企业职工医院开展中医药诊疗活动,支持具有中药和中药饮片经营范围的药店零售企业开展中医坐堂诊疗服务。大力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中医药“三名三进”工程和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中医馆建设,为村卫生室配备中医诊疗设备,构筑好基层中医药服务网底。努力创建1-2所国家级和省级基层中医工作先进单位,建成4个省级中医药特色乡镇卫生院。

20.促进中医服务人才梯队建设。积极利用“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专家团队+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乡村医生”三位一体的联合服务模式,推动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及人才队伍的培养。在“十四五”期间,应确保上层中医类专家团队每年对下层工作单位及人员的业务指导不少于3次,同时促进与县域外高水平专科中医医院或综合医院建立长期的合作指导关系,选派下层人员到上层机构学习。另外,进一步简化中医药急需人才的招聘程序,加大引进人才的力度,从全方位多角度考虑留住被引进的人才,避免其向县域外流失。到2025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达到每万人口5.5人,每个乡镇卫生院至少有一名中医医生。

21.提高群众对中医的认同度。合理确定中医医疗服务项目和价格,设立中医辨证论治费、中药饮片药事服务费等收费项目,并将中药饮片药事服务费、中医辨证论治费、中医诊疗技术和省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治疗性医院中药制剂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适当提高报销比例;大力支持开展民间传统药方、民族医药的研究、挖掘、整理和保护工作。依托已有的中医医疗机构,打造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同时利用开阳县开展的全国健康促进县试点项目将中医治未病及其预防保健的理念进行大力推广宣传,继续开展“中医中药中国行-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

(七)依托医疗服务,促进产业发展

22.构建以“大健康”为目标的产业格局。一是加快发展中医民族医药医疗保健服务,提升中医民族医药健康服务能力,发挥中医民族医药在健康服务业中的作用。以“医养结合”的机构养老模式为切入点,大力推动二级以上医院中医服务部门与养老结合,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和养生保健的优势作用。进一步发挥中医在康复理疗方面的优势,提升二级以上医院康复服务能力,引导社会资本举办以中医药技术为主的康复疗养机构1-2家。二是发挥医疗服务的基础作用,支持健康旅游、健康养生、健康管理、运动健康等健康产业发展。

23.积极做好健康养老发展工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探索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探索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规范为居家老年人上门提供医疗和护理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根据服务需求增设老年养护、临终关怀病床。在二级以上综合医院100%开设老年人绿色通道,设立老年病科,整合医疗、康复、养老护理资源,为老年人提供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以及临终关怀一体化的健康养老服务。探索建立1家兼具医疗卫生、养老服务资质和能力的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及养老服务。

(八) 利用信息科技,提升发展水平

24.全面深化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内涵。推动远程医疗服务体系纵向向村级延伸,建立村卫生室远程服务门诊,横向向公立医疗机构科室延伸,2021年,每个县级公立医院完成远程医疗向5个临床科室延伸,2022年,每个县级公立医院完成远程医疗向10个临床科室延伸。探索建立乡镇卫生院临床科室远程医疗服务,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25.统筹搭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平台。推进医共体各成员单位信息系统融合,实现数据共享,推进医共体资源配置、业务经营、效率监测等数字化运行,实现人、财、物统一管理和分配,推进分级诊疗。

26.推进互联网+健康医疗。一是统筹推进智慧医院的智慧服务建设,以“智慧服务”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提升患者就医体验,不断改善人民群众就医感受。进一步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临床诊疗工作的智慧化程度,探索智慧管理创新应用,为管理者提供客观的决策依据,提升医院现代化管理水平,逐步建成医疗、服务、管理一体化的智慧医院系统。二是积极配合省西部大数据中心互联网+医疗健康支撑平台、省互联网医疗一期工程、贵阳市互联网平台等项目建设,进一步推动互联网技术与医疗服务融合发展。三是根据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进一步推动互联网技术与医疗服务融合发展,不断丰富线上服务内涵,缓解线下诊疗压力,为疫情防控和改善就医体验创造有利条件

27.探索卫生健康互联网+督查+考核平台建设。探索搭建集协同办公、任务部署、任务分解、催办提醒、材料汇总、考核打分、结果公示为一体的卫生健康督查考核平台,精简督查,解决名目繁多、频率过高、多头重复、重留痕轻实绩等实际问题,加强信息联动,让信息多跑路,人员少费力,创新督查考核方式。

28.加强卫健系统数据网络安全管理。避免发生计算机网络失密事件,防止卫健系统信息数据泄露。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基础上,实现信息系统三级等级保护的单位每年要开展一次等级保护测评。加强卫健系统信息保密教育培训,提高信息保密意识,严禁将医疗及个人信息泄露给第三方,加强复杂密码使用和管理,对离岗工作人员要及时回收或注销工作账号。

专栏5 “十四五”时期信息化工作建设重点

统筹规划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深入建设完备便捷的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广泛深入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服务,推进智慧医院建设和紧密型医共体平台建设,加强数据网络安全管理。

(九)创新管理服务,提高人口质量  

29.保持出生人口性别在合理范围。全面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落实好中央、省、市三孩生育政策以及《贵州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2021年9月29日修改),加强对高龄产妇和出生增量监测工作,提升服务水平,确保人口出生素质;加强出生人口性别比动态监测,严格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专项目标考核;建立完善有利于女孩及其家庭的社会经济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加强计划生育全程管理服务力度,探索推动出生人口性别比信息化建设,确保出生人口性别比继续稳定在正常值范围,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30.提升妇幼健康服务内涵。继续深入贯彻“一法两纲”,坚持“以保健为中心,保健与临床相结合,面向群体,面向基层”的妇幼工作方针。加强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实施妇幼健康“五大工程”,以“一生关爱·构建和谐健康家庭”为主题,全面达到国家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工程创建。继续落实妇幼健康行动计划项目,加大出生缺陷防控网络建设,推进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城乡居民全覆盖。推进危重孕产妇和危重新生儿急救中心建设。一是加强产科(新生儿科)服务能力建设。加强对人员及设备配置的支持,强化县乡级指导和培训机制,加强“三基”考核,考核合格率达98%以上,继续确保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的畅通。二是加强妇幼健康服务队伍建设。充实业务人员,加强培训和业务能力培养。三是继续做好妇幼健康服务项目工作。充分利用项目资金,做好孕产妇和儿童保健、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增补叶酸、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防治、儿童营养包发放等项目工作,进一步促进妇女和儿童健康水平。四是深入开展健康教育。树立科学的生育观、健康观,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利用卫生服务的自觉性。五是继续加强出生缺陷监测工作,做好上报、补漏等工作。六是加强督导,强化督导反馈质量,保证督导制度落实,严格督导考核标准,确保上报信息资料的准确性,保障基层妇幼健康服务工作的质量。到2025年,妇女和儿童健康指标达到国家、省市要求。

(十)完善综合监督,提高执法水平

31.构建完善的卫生监督执法新体系。进一步完善综合监管制度,构建机构自治、行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多元化综合监管体系,落实落细国家、省、市有关综合监管制度,通过数据监管、诚信监管、多元互动等创新监管方式和监管机制,进一步完善职责明确、管理有序、分工协作、科学有效、保障有力的综合监管制度。进一步深化卫生健康监督体系改革,明确卫生健康综合监督机构的身份定位、职能范围,完善县级卫生健康监督机构和县、乡两级卫生健康监督网络建设,构建一个以县卫生健康综合行政执法机构为中心,以乡(镇)卫生健康监督工作站为基础的职责明确、行为规范、执法有力、保障到位、快速高效、城乡联动的卫生健康监督执法新体系,大力推进综合行政监督执法。 

32.全面加强卫生健康综合执法机构和队伍建设。以基础设施建设和执法装备建设为重点,加快改善仪器设备、防护设施、交通通讯、取证工具、信息网络等硬件设施条件,确保县级卫生健康综合执法机构人员、装备和车辆达国家执法机构配置标准。全面落实卫生健康综合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完善卫生健康综合执法应急能力建设。加快卫生健康综合执法机构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快检实验室、卫生健康综合执法网络信息办公平台、执法车辆每4人配备1台。建立卫生健康执法经费保障机制,按辖区常住人口2元/人的标准进行卫生健康执法工作经费预算,每年按10%递增。按照《卫生监督员职位分级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力争将卫生健康综合行政执法机构纳入参公或公务员管理单位,进一步理顺卫生健康综合执法体制,建立以职位分级管理为基础的卫生健康综合执法人员管理新模式,确保卫生健康综合执法效力。加快建设高素质的卫生健康综合执法人才队伍,优化卫生健康综合执法队伍的学历结构和专业结构,不断充实一线卫生健康综合执法力量,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卫生健康综合执法人员配置达45人,实现县级卫生健康综合执法人员达到每万人口0.5-1人的要求,专科以上学历占100%,本科以上占80%以上。

33.加强卫生健康综合执法力度。认真贯彻实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等法律法规,严把卫生健康行政许可关;优化行政执法工作机制,提高卫生健康综合执法效能。创新卫生健康综合执法手段,增强技术执法能力;实践卫生健康综合执法管理框架,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加强卫生健康综合执法,打击违法行为,规范市场秩序。积极推行公共场所卫生健康执法量化分级管理工作,重点强化对传染病防控、职业卫生、饮用水、公共场所的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行医、非法采供血和科室出租等违法违规行为,规范医疗服务市场,确保全县人群健康获得基本卫生安全保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党建引领,提高科学决策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认真学习贯彻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市委十届十次全会精神,按照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进一步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直面问题、真抓实干、立说立改,扎实推进卫生健康系统党的建设工作,提高科学决策与现代治理能力,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创造性落实新时代党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奋力推进全县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提高全县居民健康水平。

(二)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规划落实

强化“开阳县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领导小组”统筹全县卫生健康工作的职能。对本规划的目标和任务进行分解到位,逐级签订规划责任目标书,建立定期考核和通报机制,2022年和2025年分别组织卫生健康专项规划的“中期和终期”评估,对规划执行过程进行监控,对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出改进对策,保证专项规划的顺利执行。各乡镇(社区)、部门要把卫生健康发展作为“一把手”工程组织实施。

(三)优化体制机制,保障运行效能

针对当前我县在卫生健康管理、医疗服务、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卫生人才建设发展等方面存在的体系运行效能不高等问题,加强调查研究,发现和改进相关制约卫生健康发展的不利体制和机制。进一步理顺我县卫生健康工作的职能衔接问题,畅通卫生应急政府各部门间的协调合作,保障卫生健康各项工作能有序高效运行。

(四)加大支持力度,夯实运行基础

完善政府卫生投入机制,确保政府卫生经费投入增长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的平均增长幅度,在总量增加、结构优化、制度建设与创新等三方面同步推进。明确政府在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中的主导地位,重点支持基层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卫生实验室建设、卫生信息化建设、卫生人才队伍建设、重点专科建设和中医服务体系建设等领域。确保针对疾病预防控制、卫生健康监督执法、妇幼保健、紧急医疗救援、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运行所需的经费支持。抓好公立医院债务清理,对符合规划的项目建设和设备购置性债务纳入政府性债务统一管理。

(五)强化部门联动,协力健康工程

坚持从改革发展大局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出发,以县政府为核心,强化全县各级各类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加强与各乡镇(社区)、县发展改革、财政、人社、编制、市场监管、民政等部门的联络,指定相关责任人和联络人,定期召开合作协调会,统一制定各项卫生健康工作政策,加强对资源的合理利用。进一步加强与上级卫生健康部门的沟通和协作,共同促进全县卫生健康事业持续发展。

(六)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环境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借助政府和新闻网站、县融媒体中心等媒体以及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做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策的宣传解读,及时解答和回应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积极引导社会预期,增强群众信心;充分调动各方面参与和推进改革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深入开展政策宣传,提高政策水平和执行能力,确保改革发展持续推进;大力弘扬“大医精诚”和“尊医重卫”,宣传先进事迹,强化医务人员服务意识;引导医患关系良性发展,优化纠纷调解机制。


附表  开阳县2021—2025年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库储备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地址

机构管理级别

床位数(张)

用地面积(平方米)

建筑面积(平方米)

项目总投资(万元)

级别

规划年限

规划模式

说明

备注

1

开阳县中西医结合医院迁建项目

开阳县原水泥厂地块

区级

600

74960

81258.91

47237

二级

2021

规划新建

整体迁建

续建项目

2

开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迁建项目

开阳县云开街道毛稗田S305省道

区级

0

8000

6000

4000

未定级

2021

规划新建

整体迁建


3

开阳县妇幼保健院迁建项目

开阳县硒城街道磨子冲小区对面地块

区级

300

25320

21100

16880

二级

2021

规划新建

整体迁建


4

开阳县龙岗镇中心卫生院

开阳县龙岗镇建设路215号

基层级

100

6773

6200

2130

未定级

2021

规划改(扩)建

新建3200㎡改造3000㎡


5

县精神病防治专科医院

开阳县

县级

200

20000

20000

20000

二级

2021

规划新建


医防集合专科医院(引进民营资本建设)

6

开阳县双流镇卫生院

开阳县双流镇水东路371号

基层级

100

6200

6200

5000

未定级

2022

规划改(扩)建

新建3800㎡改造2400㎡


7

开阳县楠木渡镇中心卫生院

开阳县楠木渡镇临江东路25号

基层级

100

6200

6200

6200

未定级

2022

规划新建

整体迁建


8

开阳县人民医院整体迁建项目(含急救分中心)

开阳县中心城区搬迁后地址

区级

800

100000

90000

90000

三级

2022

规划新建


按三级医院建设标准迁建

9

开阳西部文康旅新城三级医院(中西结合)建设项目

开阳县硒城街道白安营村

区级

1000

200000

120000

120000

未定级

2023

规划新建


医养结合综合医院(引进企业贵州莉新置业开发有限公司建设)

10

开阳县硒城街道卫生服务中心

开阳县学良大道旁

基层级

100

4000

6200

5500

未定级

2023

规划改(扩)建

新建5000㎡改造1200㎡


11

开阳县花梨镇中心卫生院

开阳县花梨镇大街536号

基层级

100

6200

6200

6200

未定级

2023

规划新建

整体迁建


12

开阳县冯三镇中心卫生院

开阳县冯三镇新街179号

基层级

100

6200

6200

6200

未定级

2023

规划新建

整体迁建


13

县老年病专科医院

开阳县

县级

200

20000

20000

20000

二级

2023

规划新建


医养一体专科医院(引进民营资本建设)

14

顶方新区综合医院建设项目

顶方新区

县级

500

60000

60000

60000

二级

2024

规划新建



15

开阳县南龙乡卫生院

开阳县南龙乡街上

基层级

40

3000

3000

3000

未定级

2024

规划新建

整体迁建


16

开阳县米坪乡卫生院

开阳县米坪乡和谐大道5号

基层级

20

1000

1100

1100

未定级

2024

规划新建

整体迁建


17

开阳县永温镇中心卫生院

开阳县永温镇永亨大街96号

基层级

100

6200

6200

6200

未定级

2024

规划新建

整体迁建


18

开阳县禾丰乡布依族苗族乡卫生院

开阳县禾丰乡街上

基层级

40

1963

2650

1200

未定级

2024

规划改(扩)建

新建500㎡、改造2150㎡


19

开阳县妇女儿童医院

开阳县

县级

100

5500

5500

5500

二级

2024

规划新建


引进民营资本建设

20

开阳眼科医院

开阳县

基层级


10000

15000

18000

未定级

2024

规划新建


专科医院(引进民营资本建设)

21

开阳县宅吉乡卫生院

宅吉乡堰塘村吉安路147号

基层级

40

3000

3000

3000

未定级

2025

规划改(扩)建

新建1400㎡改造800㎡


22

开阳县龙水乡卫生院

开阳县龙水乡龙江村永和路98号

基层级

30

2704

1750

1000

未定级

2025

规划改(扩)建

新建500㎡、改造1250㎡


23

开阳县毛云乡卫生院

开阳县毛云乡学校路26号

基层级

30

1388

1300

700

未定级

2025

规划改建

改造1300㎡


24

开阳县人民医院发热门诊

开阳县

县级

100

12000

10000

12000

二级

2025

规划新建


新建发热门诊20000平方米,设置100张传染病床位,其中ICU床位数21张

25

开阳县云开街道卫生服务中心

开阳县云开街道

基层级

50

5000

5000

5000

未定级

2025

规划新建



26

三块石综合医院建设项目

开阳县经开区

区级

400

40000

40000

40000

未定级

2025

规划新建


按三级医院建设标准(引进民营资本建设)

合  计


5150

635608

550058.91

506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