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钧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优化政商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全市经济发展的关心,现就提案答复如下:
一、县主要领导及各职能部门和企业要更“亲”
一是明确目标,超前谋划调度。聚焦2023年开阳县营商环境目标,谋划制定《开阳县2023年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方案》《开阳县优化营商环境考核方案》《开阳县深入开展营商环境“贵人服务”品牌宣传推广方案》等,健全开阳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机制,进一步明确“属地管理、分级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完善“管业务必须管营商环境、管行业必须管营商环境”的工作机制,始终将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各级各部门“一把手”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形成齐抓共管、协同联动的工作局面。二是深入企业,做优项目服务。根据《关于调整优化2023年重大产业项目服务指挥部的通知》文件精神,按照“定时间、定目标、定责任、定措施”,确保项目“早落户、早开工、早建成、早投产、早达产”的“四定五早”工作要求,着力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手续、要素、资金”三条工作主线,强化聚焦“四贵四心”打造“贵人服务”品牌,积极帮助企业解决痛点、堵点、难点问题,全面加快2023年贵州聚力生化工有限公司高端肥料系列、邦盛集团磷酸铁锂项目等9个重大产业项目建设,鼓励企业进一步把握市场机遇,抢占市场份额,提升核心竞争力,为“强省会”贡献开阳力量。三是开展大走访,提升企业满意度。全力做好营商环境“贵人服务”工作,主动服务企业,快速响应和积极解决企业诉求,以企业大走访为提高企业满意度的重要抓手,分指标、分行业、分属地常态开展企业大走访,梳理制定了行业和属地全量企业责任分解表及正常经营企业台账、未正常经营企业台账、走访企业台账、企业诉求化解台账、企业满意度签字表、历史遗留问题化解台账,并强调各指标部门围绕“安不安全、方不方便、赚不赚钱、清不清廉”加强常态化开展大走访、大调研,从企业开办、落地建设、承诺兑现等方面,及时走访企业,了解困难,加大以及历史遗留问题的推动化解,切实提高企业满意度。四是优化办事流程,提高企业办事速度。通过出台提效率、减流程、缩时间等措施,实现全省居民刷脸办电和企业一证办电,同时低压非居民小微企业客户、高压单电源客户平均接电时间分别降至2天、29天,比国家标准缩减了71%和35%。还在全省范围内实现了200千瓦及以下的小微企业用电报装零投资,2023年全力服务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等重点项目用电,持续减少用户办电耗时,继续开展政企同数据共享,不断优化电力服务,提升软实力。五是及时梳理解决企业诉求,服务企业更有力度。截至目前,对我县7000余家企业进行了行业(业务)主管部门和属地双重责任包保,明确包保服务具体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积极加强企业诉求梳理,台账化管理和服务,已协助企业解决事项近10件。同时,积极组织工业企业申报上级政策资金、基金支持,全年共计申报13亿基金,其中民营企业申报9亿元,占比69.23%(贵州中伟兴阳储能科技有限公司申请新型工业化基金6亿元;安达公司年产5万吨磷酸铁锂项目3亿元新动能基金)。充分发挥省中小微企业信货通、贵阳市政策性信用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作用,引导民营企业申报该资金并获支持,其中贵州台农青印迹饲料发展有限公司、贵州馋解香食品开发有限公司、贵州开阳建顺建材有限公司获12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贵州胜威凯洋化工有限公司、贵州胜泽威化工有限公司、贵州汇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分别获得市工业发展资金池5700资金扶持;贵州邦盛新能源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贵州台农青印迹饲料发展有限公司、贵州安达科技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开阳同辉气体有限公司、贵州政立矿业有限公司、开阳农汇果业有限公司等民营企业获2022年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各类专项资金3000余万元,助力我县民营企业纾困解难。
二、县主要领导及各职能部门和企业要更“清”
一是用好“三令”倒逼责任落实。聚焦干部作风,召开以“抓作风、优环境、强省会”为主题的县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成立《开阳县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明察暗访工作领导小组》,常态化开展营商环境明察暗访行动,通过暗访一批、发现一批、处理一批、曝光一批、回访一批“五个一批”,实行用好“三令”(调度令、督办令、问责令),大力整肃“庸、懒、散、软、浮、推”干部作风顽疾,以扎实过硬的作风为开阳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二是明察暗访是转变机关作风、提高行政服务水平、打造服务型机关、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也是发现问题、揭露矛盾、惩戒警示、提质增效的有效手段和形式。各工作组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常态化开展明察暗访,工作中不得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确保明察暗访工作取得成效。三是明察暗访工作人员要严于律己,注意保密,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忠实履行好工作职责。不得提前通知被检查对象,不得泄露暗访工作有关内容,不得隐瞒真实情况,对违反明察暗访工作纪律的,将依纪依规依法严肃处理。
(此件公开发布)
2023年7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