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阳县人民政府关于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11025号党派提案的答复
政府信息公开

开阳县人民政府关于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11025号党派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 2023-08-16 来源: 开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字体:[]

贵阳市工商联: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给予开阳现代化工集聚区要素配套支持的建议》收悉。感谢你们对开阳县现代化工业的关心和支持,现就提案答复如下:

一、关于“整合各资源,拓宽资金渠道”的建议

(一)市发改委主要为项目资金争取方面。为及时解决项目资金瓶颈问题,确保项目顺利推进,积极帮助开阳县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开展化工园区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建设。一是2022年发行专债资金5.8亿元,用于支持开阳县现代化工产业园精细磷化工厂房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开阳新能源电池正极材料产业园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贵州开阳经济开发区化工产业园原材料集中供应服务中心建设项目3个化工园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二是2023年国家两部委审核通过贵州开阳磷系化工新材料产业园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4个化工园区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17.34亿元,年度专债需求6.5亿元。下一步市发改委还将紧密结合新国发2号文件、“强省会”等政策机遇与该类项目的结合点,支持开阳现代化工聚集区要素配套支持项目建设,积极配合相关单位,力争项目获得资金支持。

(二)市工信局积极通过争取专项债、专项资金等方式为开阳现代化工聚集区基础设施建设筹措资金。一是经积极向省工信厅申请,2022年开阳化工园区获得省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资金共计2.478亿元,用于支持时代思康、中伟、安达、邦盛、胜泽威等重大产业项目配套基础设施项目11个。二是会同市发改委争取2022年专项债券支持5.8亿元,用于支持开阳县现代化工产业园精细磷化工厂房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开阳新能源电池正极材料产业园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贵州开阳经济开发区化工产业园原材料集中供应服务中心建设项目3个化工园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下步市工信局将继续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支持开阳现代化工聚集区要素配套建设,指导园区做好相关重点基础配套要素项目包装,积极申请专项债券支持。

(三)开阳县积极争取各类项目资金。1.专项债资金方面:全县共谋划2023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56个,计划总投资188.9亿元,专项债总需求114.43亿元。在行业主管部门及业主单位共同努力下,全县共计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核项目30个,总投资107.82亿元,专项债资金需求75.36亿元,2023年专项债资金需求43.6亿元。其中,结转新型工业化项目6个,总投资27.60亿元,2023年专项债需求14.93亿元;新储备新型工业化项目10个,总投资41.85亿元,2023年专项债需求20.34亿元。2.基金资金方面:2021年—2022年,新型工业化发展基金获投项目3个,获投金额11亿元,截至目前已使用11亿元,使用率100%。其中:贵州安达科技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十四五”产业配套重大建设项目,2021年获投基金2亿元;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万吨磷酸铁锂产业一体化项目,2021年获投基金3亿元;贵州中伟兴阳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新建20万吨磷酸铁锂项目,2022年获投基金6亿元。2023年基金的谋划及储备:贵州安达科技能源股份有限公司6万吨/年磷酸铁锂建设项目,申请基金5个亿;贵州邦盛新能源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磷酸铁、磷酸铁锂及储能级磷酸铁锂项目,申请基金3亿元;贵州中伟兴阳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磷酸铁一体化(二期)建设项目,申请基金6个亿。贵州博菲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资源化利用10000吨/年废SCR催化剂项目,申请基金0.7个亿。贵州新天鑫化工有限公司磷碳化工绿色生产示范装置技改项目,申请基金1.5个亿;3.银行融资方面:2022年9月,贵州安达科技能源股份有限公司6万吨/年磷酸铁锂建设项目获得3亿元中长期贷款,强化了资金支持力度,促进企业的发展。

另外,申报园区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开阳县积极向市发改委争取重点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专项资金,以对开发园区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的支持。根据《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做好2023年重点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专项项目申报通知》要求,编制完成了《贵州开阳经济开发区产业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2023年-2025年)》,方案中对园区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行了细化,并于2023年5月16日,省发展改革委下发《关于做好重点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专项有关工作的通知》(黔发改工业〔2023〕350号)文件通知,正式获批;目前,正在编制申报符合条件的项目。

二、关于“要抢抓修编机遇,保障土地供给”的建议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从三个方面开展工作:(一)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围绕全省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 “一核两区”发展格局,优化产业用地布局,大力推进开阳建设成为全省磷系现代化工产业和新能源基地,在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中,落实核心产业、重大设施、重要通道等空间保障,推动产业集聚集群发展。科学布局产业园区污水、垃圾等市政基础设施,适度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居住、商业等生活性功能用地,促进产城融合发展。(二)强化要素保障支撑 一是在“三区三线”划定中,争取省工信厅出具省级确认函项目100余项,将中伟、宁德等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重点项目涉及的原永久基本农田调出,纳入城镇开发边界予以保障;二是贯彻落实省新型工业化领导小组《关于推进锂电池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将省支持新增指标(32.76平方公里)的70%投放至贵安、开阳和息烽,重点保障开磷新能源、宁德、邦胜、中伟、胜威等项目,加快推进我市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做好用地审批服务  成立新型工业化用地保障专班,提前介入、主动对接市发改局、市工信局等行业主管部门,了解和掌握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项目建设及用地需求情况,纳入台账清单管理。指导项目建设单位依规做好用地预审与规划选址,依法申报办理相关用地审批手续。对急需落地建设项目,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开辟绿色通道,即到即办,快捷报批。例如开阳宁德时代项目,从农用地转用审批到用地出让仅用7个工作日,大幅缩短审批时限,加速推进项目落地建设。

开阳县“三区三线”划定工作已完成,本次“三区三线”划定方案中开阳县划定耕地保护目标面积为542.00平方公里(81.30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面积为366.95平方公里(55.04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为212.23平方公里,城镇开发边界面积为51.67平方公里。开阳现代化工集聚区内涉及的永久基本农田均已进行扣除,为工业园区发展预留了空间,此次划定城镇开发边界集中建设区51.5平方公里(7.73万亩),其中净新增的城镇建设用地指标为10.43平方公里(1.56万亩),工业版块规划用地27.82平方公里(4.17万亩),其中现状存量用地19.84平方公里(2.98万亩),新增建设用地指标7.98平方公里(1.20万亩),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均是按照经开区提供的项目建设时序进行布局,分别为:宁德时代5万吨LIFSI项目、宁德时代基础磷化工用地、胜威、中伟、北京当升、磷化集团近期拟报用地、磷化新能源电池材料、聚力生、安达、邦盛、好百年、上海见和、硒州大道延伸段、热电联厂、新天鑫、重庆特瑞、司尔特、台湾产业园等项目用地,共6.13平方公里(剩余1.85平方公里为已批准未备案用地指标)。

目前开阳县暂未有闲置工业用地,对于闲置用地,开阳县严格按照《闲置土地处置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53号)处置方式:“1.延长动工开发期限;2.调整土地用途、规划条件;3.由政府安排临时使用。4.协议有偿收回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5.置换土地;6.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规定其他处置方式。”开阳县为有计划实施用地指标开发,充分运用国土空间规划中“三区三线”划定成果,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建设用地申报,合理开发利用城镇开发边界范围内建设用地指标,截至目前,在开阳现代化工集聚区已申报建设用地828.9777公顷,涉及69个批次建设用地,拟组织上报6个项目,总面积33.2468公顷;已组织上报待审批3个项目,总面积55.1733公顷。已供应国有建设用地813.0375公顷,充分确保园区的土地供给保障。我县对于园区范围内出让工业用地严格按照《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进行约定,并在土地出让合同中明确了开发利用情况。

下一步,开阳县将积极做好开阳现代化工集聚区的土地要素保障,一是坚持做好闲置土地整合利用,严格按照《闲置土地处置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53号)规定进行处置;二是以规划作引领,合理开发利用城镇开发边界范围内建设用地指标,确保化工集聚区发展用地;三是探索土地一级市场供应和土地二级市场供应等多种模式的供地方式,确保园区土地供给。


2023年8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