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威然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优化“划圈、建圈、用圈、管圈”举措,构建全面覆盖、全域推进、全员参与“15分钟生活圈”建设体系的提案》收悉。感谢您对我市“一圈两场三改”工作的关心。现就提案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指南(TD/T1062-2021)》和《贵阳贵安15分钟生活圈城市服务要素配置标准》,开阳县将县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范围划分为4个生活圈,分别为硒城片区生活圈(品质提升型)、云开北生活圈(基础保障型)、云开南生活圈(基础保障型)、环湖片区生活圈(基础保障型),共15.94平方公里,现状人口16万人,规划人口20.5万人。2021年完成硒城片区生活圈建设,2022年完成了云开南生活圈、环湖片区生活圈建设工作,2023年的任务是推进云开北生活圈建设。截至2023年底,我县四个生活圈规划建设的项目已全部完工.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及取得的成效
(一)完善工作机制,构建项目合力共推新格局。1.高规格统筹,强化组织领导。组建成立开阳县“一圈两场三改”工作专班,明确由分管城建领导牵头抓总,综合办公室、“一圈”、停车场、农超市场增量提质、“三改”、督办督查6个工作组具体抓落实,出台了《开阳县县级领导包保推进“一圈两场三改”工作方案》《开阳县“一圈两场三改”工作督促检查机制》等配套文件,为科学推进“一圈两场三改”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机制保障。2.高质量推进,破解项目瓶颈。在强化调度的基础上,实行县四大领导班子联动,由4名主要领导每人包保1个“生活圈”,构建县级领导、职能部门和属地街道一体推进的责任体系。同时进一步完善“四个一”服务推进体系,采取“重点督查、现场督查、明查暗访、随机抽查”等随机抽查方式,切实加强高质量管理,为“一圈两场三改”建设项目提供强有力的质量管控保障。3.高效率调度,推动压力传导。深入贯彻落实全市“一圈两场三改”工作安排,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靠前指挥,通过召开专题调度会、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实地调研及专项督查等方式,推进项目建设。同时充分发挥县专班办公室统筹协调功能,通过下发工作提示、调度令、函等方式,及时调度县相关部门,进一步推动工作落实。
(二)强化要素保障,探索民生工程建设新路径。1.优化便民服务,打造15分钟生活圈。聚焦全面提升,满足居民多元需求,统筹盘活、精准调配“教业文卫体、老幼食住行”的要素和资源,不断补齐公共服务短板,努力完善各项配套设施,提升居民15分钟生活圈品质。2021-2024年间,共投入资金8.43亿元,建成“15分钟”生活圈建设项目84个,包含保障房、学校、卫生服务中心(站)、养老服务中心(站)、消防设施、文化活动场所、健身场地、司法所等,极大方便群众生活和生产需要。2.重塑空间布局,推进“两场”扩量提质。确定“以农批市场为核心,农贸市场、生鲜超市为重点,便民菜场、生鲜便利店为辅助”的工作原则,制定“1+3+3+N”工作目标(建设1个农产品批发市场,共投入资金3984.1万元,改造提升农贸市场、惠民生鲜超市等10个。充分挖掘城区现有空间和资源,不断完善配套基础设施,配合城市节点打造,科学统筹、合理规划,逐步推进城区停车场建设。共投入资金1.45亿元,在县城区域新建改扩建停车场21处,车位数增加2884个。3.加速城市更新,全力实施分类改造。全面发力抓细“三改”工作,树立系统思维,坚持局部突破、提升整体目标,完善各项功能配套,精准推进改造工程,确保改造工作紧扣时序稳步推进为高质量推进城市更新提供科学指引。共纳入“一圈两场三改”项目清单的老旧小区和棚户区综合整治项目34个,投入资金约8.8亿元;实施背街小巷改造64条,投入资金4554.46万元。
(三)健全“四张清单”,形成齐抓共管群策群力新常态。
积极抓好开阳县“15分钟生活圈”“群众意见清单”建设问卷调查,对要素现状、设施缺口、群众集中诉求等情况进行摸底。通过“敲门行动”、入户调查、网络问卷、居民会议等方式,累计征求群众意见22.1万人次。扎实抓好“项目清单”定计划,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的“操心事”“烦心事”,针对性地增补项目、优化项目,全力推动项目建成投用。强化“责任清单”落实,结合4个“生活圈”实际,明确由4名主要领导包圈、分管城建领导牵头抓总、9家责任部门和3个街道办具体抓落实的“四级联动”责任体系,确保责任清晰、任务具体。推动“资金清单”稳保障,坚持通盘考虑、系统谋划资金需求,科学整合资金、争取资金、用好资金,高质量高标准策划包装项目,用好用足各项支持性政策,为推进“一圈两场三改”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抓项目建设。以“三改”为重点加快老城更新、新城配套建设,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围绕业主、手续、质量“三个要素”,优化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和工作流程,加快企业投资项目审批,严把质量关、安全关。同时,紧盯群众需求,强化项目谋划,强化工作调度,加快推动项目建设,确保全面完成2025年“一圈两场三改”建设目标任务。
(二)抓资金筹集。突出有效利用、应建必建、共建共享,充分整合政府、银行、社会各方面资产资源,探索“社会资本+国有企业”等多元化投融资方式,创新“政府主导+公司专业化运营”等市场化模式,千方百计保障资金需求。同时,积极与县住建、财政等部门沟通协调,保障“一圈两场三改”项目建设资金到位。
(三)抓运行管理。紧盯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逐个逐项细化管理办法、职责划分,明确社会资本、属地单位、国有企业等各方责任主体、管理主体、运营主体。建立管护评估、督促考核、问题销号等常态化管理机制,确保项目运行可持续。确保已建成项目全面正常运行,发挥项目建设作用。
(四)抓督查检查。紧扣时间节点,加强专项调度,更好发挥专班统筹协调作用,强化落实举措,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动项目建设,对建设进度缓慢、推进落实不力的单位开展督促检查,切实推进项目建设进度。
2025年3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