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桂梅代表:
您提出的《贵阳市社区微治理的四点建议》收悉。感谢你对我市城市管理工作的关心,根据你的建议,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治闹”,还居民一个安静的环境。一是深入排查,强化整治。我县公安部门组织警力,采取明察暗访等方式,多时段、多地域对噪音污染问题进行摸排,经调查发现,噪音污染问题主要集中在广场,其中云开广场跳广场舞和唱山歌产生的噪音较为严重。结合噪音污染实际情况,我县公安局治安大队联合云开中心派出所对云开广场噪音污染源广场舞队伍、山歌队伍等其他娱乐设施负责人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告诫,要求大家合理安排锻炼、娱乐时间,同时降低音响等设备音量,尤其不能在群众休息时间播放音响,以免影响周围群众休息,如屡教不改,公安机关将予以查处。二是强化物业管理。我县住建部门已调度各物业服务企业出台各小区《物业管理制度》,并明确要求在夜间、午休时间、节假日不能进行产生噪音的装修,以保证居民休息时间。三是部门联动,联合执法。我县综合执法、住建、公安及生态等部门积极配合,安排专人及设备,积极配合做好生活噪声的检测,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对制造高分贝噪音群体进行警告和处罚,确保噪音扰民问题得以解决。目前噪声污染问题得到有效控制。
(二)“治毒”,还居民一个空气新鲜的环境。随着煤气取暖炉走进小区,烟气排放污染环境、影响居民身体健康的情况越发突出,煤气炉排烟管道外延的情况确有发生,我县住建部门一是对于开发时已设计烟道的楼盘,要求每户装修时必须把暖气炉接入现有烟道,不得直排窗外。对于无烟道设计的老旧小区,采用老旧电梯升级改造的模式筹集资金逐步为各楼栋安装直通大烟管,然后每户在装修时将自家暖炉烟道进行改装接入小区统一的直通大烟管内排出。二是通过加强物业排查监督。禁止向窗外伸出小烟管,统一要求将烟管接入直通管。以逐步解决小区居民排烟污染空气问题。
(三)“治犬”,还居民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一是强化执法监管,严管违规养犬行为。针对遛狗不拴绳、犬只随地便溺、犬吠扰民等突出问题,我县公安部门联合县综合执法局、社区等部门,常态化开展“文明养犬”专项整治行动。重点对公园、广场、居民小区等人员密集区域进行巡查,对未束犬链、未佩戴嘴套等违规行为依法开具《责令整改通知书》,对拒不整改或多次违规的养犬人依据《贵阳市城镇养犬管理条例》予以行政处罚。今年以来,累计开展联合执法22次,劝导教育养犬人37人次,收治无主犬4只,办理不文明养犬案件1起,形成有效震慑。二是完善协同机制,构建共治共享格局。公安、街道、物业建立“网格化”巡查机制,发动网格员、志愿者对辖区养犬情况进行动态摸排,及时发现并上报违规养犬行为。依托110报警平台、政务服务热线,24小时受理群众关于犬类扰民的投诉举报,确保接警后快速出警处置。强化部门联动,与县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共同做好犬只免疫、流浪犬收容等全链条管理工作。三是深化宣传引导,营造文明养犬氛围。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开展文明养犬宣传教育。线上利用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推送普法案例、文明养犬倡议;线下组织民警进社区、进校园、进商超,发放宣传手册3000余份,开展普法讲座4场,引导养犬人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切实增强“拴住文明、管住安全”责任意识。
(四)“治乱”,还居民一个正常的交通秩序和环境。一是加强物业管理。增加安保人员巡逻的方式,对乱停乱放车辆进行电话劝离,规范停车。增加标语提示。在重点地段设置相应的标语提示,增强居民正确停车意识。设置强制隔离措施。即在小区出入口禁停位置设置防撞隔离桩,以减少车辆乱停乱放的情况。二是加大县城小区门口占道经营行为治理力度。严防因流动摊贩占道经营行为堵塞小区进出口道路及消防通道。强化小区进出口车辆人行道违停现象管控,及时劝离影响市容市貌的人行道违停行为,对拒不驶离人行道的违法行为,依法进行处罚。三是整治小区与主路路段两旁的乱停放现象。交警部门形成常态巡逻管理机制,对周边停车秩序加大执法力度,同时利用电子监控抓拍设备对违规停车行为依法进行处罚,切实维护周边道路的交通秩序。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县住建、生态、综合执法、公安等相关职能部门将积极联动,扎实做好交通乱停乱放、犬只散放、噪音污染和煤烟排放等相关管理工作,加大整治力度,强化宣传教育,提升社区治理效能,全力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率。
2025年6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