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00014349/2024-34017 | 成文日期: | 2020-08-12 |
文 号: | 开府办函〔2020〕144号 | 发布时间: | 2020-08-12 11:29 |
发布机构: | 县政府办 | 文件有效性: | 是 |
各乡(镇)人民政府,紫兴街道办事处,县直各相关部门,县管企业:
《开阳县易地扶贫搬迁星级安置点创建工作方案》已经县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开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8月11日
开阳县易地扶贫搬迁星级安置点创建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贵阳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贵阳市易地扶贫搬迁星级安置点考评办法>的通知》(筑迁领发〔2020〕2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成效,争创易地扶贫搬迁优质工程,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的部署,按照《贵阳市易地扶贫搬迁星级安置点考评办法》工作要求,对标对表,查漏补缺,深化落实“五个体系”建设,坚持实施“共筑行动”结对帮扶,奋力打造易地扶贫搬迁亮点工程,巩固和提升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成效。
二、工作目标
围绕《贵阳市易地扶贫搬迁星级安置点考评办法》明确的8个板块49项指标,纵深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培训和就业服务、文化服务、社区治理、基础党建“五个体系”建设,持续开展“共筑行动”结对帮扶,全面完成年度重点工作,打造易地扶贫搬迁星级安置点,助力实现搬迁群众“稳得住、快融入、能致富”的目标。
三、创建内容
(一)健全完善后续扶持“五个体系”
1.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户籍迁移服务,积极引导搬迁群众转移户籍落户到安置地,为暂未转移户籍的搬迁群众办理“易地扶贫搬迁市民证”。加强就学扶持,完善安置点学校配套设施建设,配齐配强安置点学校师资队伍,及时办理搬迁群众子女转学手续。加强安置点卫生服务中心运营管理,按标准配置医疗设备和医护人员,为搬迁群众提供便捷的医疗服务。加强社会保障服务,及时做好养老保险和医保转移接续,将符合政策条件的搬迁群众纳入安置地低保,做到应保尽保。持续实施临时救助政策,为建档立卡搬迁人口和低保人口发放人均1500元的一次性临时救助金。完善便民利民“九个一”服务工程,抓好日常运营管理。
2.完善培训就业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搬迁劳动力就业创业信息台账,完善《贵州省劳动力培训就业信息系统》,加强台账数据和系统数据的动态管理。统筹相关部门培训资源,对搬迁劳动力开展针对性全员培训,不断提升搬迁劳动力就业技能,落实培训补贴和培训期间每天40元的生活补贴。抓好安置点扶贫车间建设,吸纳搬迁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强化就业扶持措施,确保有劳动能力家庭实现一人以上稳定就业,“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稳步推进迁出地土地资源盘活和收益分配,暂时难以流转的由县级平台公司统一收储和开发,增加搬迁群众资产性收入。编制产业和就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结合安置地周边资源,组建建筑施工队、物业服务公司或农产品加工企业、种植养殖企业等,培育和壮大社区经济,建立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搬迁群众从产业发展中获得稳定收益。
3.完善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安置点通讯和网络设施,将贵州广电云、网络接入安置点,及时为搬迁群众接入信号。按照要求制作和悬挂新旧房屋对比照片,实现搬迁户新旧房屋对比照片悬挂全覆盖。推动感恩教育、普法教育、市民意识教育、文明教育常态化,大力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抓好社区文化队伍建设,组建以搬迁群众为主体的文化活动团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讲文明树新风、倡导绿色生活等文明宣传,保持建筑外观整洁,共建安置小区美丽家园。
4.完善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合理设置街道办事处或居委会等管理机构,按照程序完成机构批复和人员选举。完善居务公开制度,健全公开目录,组织搬迁群众对公共服务质量进行民主评议。设置安置点警务室,配强警务人员。实施“天网工程”,引入智慧门禁、火灾感应设施,完善消防设施、楼道照明、安全提示等,全面提升社会防范水平。建立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确保搬迁群众中出现的问题有渠道反映、有人员化解、有台账管理、有事后回访。加强治保会组织、保安员和治安志愿者等群防群治工作队伍建设,增强治安防范效果。加强安置点治安管理,依法打击和惩治黄、赌、毒、黑、拐、骗、盗、抢等违法犯罪活动。依托安置点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设立卫生健康、公安户籍、民政低保、人资社保等“一站式”服务窗口,开展“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一次性办结”的综合服务。
5.完善基层党建体系建设。强化党建引领,成立县级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基层治理领导小组,统筹解决搬迁安置和脱贫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健全安置地党组织,选强配齐干部队伍。加强安置地党风廉政建设,严厉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
(二)抓好“共筑行动”结对帮扶工作
深化“共筑行动”,调整充实帮扶人员,实现结对党员帮扶搬迁户全覆盖。发动结对党员与搬迁群众“结对子”“认亲戚”,陪搬迁群众去一次学校、到一次医院、逛一次菜场、进一次银行、乘一次公交车,以及结合实际需求组织群众开展N次其他活动,从家庭生活的细微处入手,教会搬迁群众正确使用水、电、气、网等生活设施,培养安全意识。结对党员每月至少走访一次搬迁户,根据搬迁户家庭情况制定“一对一”帮扶方案。建立健全“跳蚤市场”,方便搬迁群众生活。
(三)抓好年度重点工作
精准识别搬迁对象,对不符合条件的搬迁对象按照“退一补一”原则,按程序及时调整。采取有力措施,动员搬迁群众真搬实住,杜绝“两头住”问题。完善不可拆除旧房认定资料,按时完成旧房拆除和复垦复绿任务,实现应拆尽拆。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乡村振兴规划等,制定安置区后续产业发展规划,完善后续扶持项目库。规范使用补助资金,按时完成易地扶贫搬迁资金结算。及时化解群众纠纷,避免发生到中央、省、市上访事件。限时完成对审计、督查和其他检查反馈问题的整改落实,切实提升工作质量。加强对易地扶贫搬迁领域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的宣传,积极总结工作经验,推广应用成功做法。
四、实施步骤
(一)查漏补缺(2020年3月10日-2020年9月20日)。县相关部门对照《贵阳市易地扶贫搬迁星级安置点考评办法》规定的指标内容和考评标准开展自查,针对我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的短板和不足,逐项落实强化措施,限时完成整改。紫兴街道办事处负责收集整理考评所需印证资料,按照考评办法划分的板块进行归类装档。
(二)提出申报(2020年9月21日-2020年10月10日)。紫兴街道办事处作为星级安置点申报的主体单位,会同蒋家寨居委会填写《贵阳市易地扶贫搬迁星级安置点自评申报表》,于9月30日前报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后,于2020年10月10日前按程序报市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市级考评(2020年10月11日-2020年11月30日)。
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上报情况,对申报表组织考评组核实县级自评的真实性,检查各项指标是否达标。
(四)结果公示及授牌(2020年12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市级考评组综合考评后出具意见,在安置点和网站向社会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制作星级安置点奖牌,于12月底前对获得星级评定的安置点授牌。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易地扶贫搬迁星级安置点创建工作顺利推进,成立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为组长,县直相关部门、紫兴街道办事处和各乡(镇)为成员的开阳县易地扶贫搬迁星级安置点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农业农村局,负责统筹协调星级安置点创建工作。
(二)提高思想认识。创建星级安置点是巩固提升我县“十三五”期间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质量的重要契机,县相关部门务必高度重视,拿出拼搏精神,严肃认真细致开展工作,奋力在易地扶贫搬迁领域争先创优,高质量、高标准打造贵阳市易地扶贫搬迁示范工程。
(三)加强协调联动。各相关单位要认真落实各自职责,主动作为,积极配合,凝心聚力提升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成效。紫兴街道办事处作为星级安置点申报的主体单位,要积极对接县直相关部门、各乡(镇),及时完善印证资料,充分做好考评迎检工作。
(四)加强督查调度。县领导小组通过会议、现场和书面形式定期不定期开展工作调度,及时研究解决星级安置点创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县委督办督查局牵头抓好督促检查,对于落实工作不力的及时通报,以督促战,务求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