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构建管理架构。采取资源共享、捆绑考核等方式,成立由贵阳一中校长任主任,开阳一中、开阳三中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开阳县普通高中教育联盟工作小组,负责联盟内学校的发展规划、学校管理、教学教研、考核评价、绩效分配等办学事宜。完善党领导下的校长考察选聘制度,着力构建好干部队伍培养体系,推动学校创新发展。依托贵阳一中“三名”工作室辐射引领,在开阳县培养高中骨干教师85人,为开阳县配齐高中学科专职教研员9人,积极探索建立贵阳一中与开阳县普通高中学校之间教研互动融合机制。
二是夯实发展基础。按照《贵州省普通高中学校建设规范指导手册(试行)》要求,县财政加大对开阳一中和开阳三中办学资金投入,校舍建筑和教学仪器设施设备配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适应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和高考综合改革要求。目前,已划拨资金1621.1389万元,向省市争取资金300万元,支持开阳一中省级二类示范性高中复查复评和开阳三中省级信息技术教育特色示范学校创建。在贵阳一中引领下,指导开阳一中和开阳三中申报1至2项国家或省、市新课程新教材课题,打造开阳县优势学科组和课程名师团队,推进新课程改革落地实施。
三是促进资源共享。严格按照贵阳市高中招生录取办法,优化招生行为,留住优质生源。在开阳一中组建贵阳一中名师、骨干教师参与教学的教学班,实行教学帮带共建。贵阳一中派出中层以上干部担任开阳一中、开阳三中执行校长,全面参与学校管理。开阳一中、开阳三中定期派出管理干部、学科教师到贵阳一中全方位跟岗学习,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和教师专业素养。贵阳一中组织专家团队,定期组织校际间经验交流活动和专题培训讲座,提升联盟学校教育质量,促进学校共同发展。
四是完善考核机制。充分发挥奖励性绩效工资和目标考核的杠杆作用,健全激励机制,修订奖励分配办法,细化对学校的目标要求,加大教育质量在目标考核中的比重,用目标引导考核,用考核激励学校。县督办督查局、县政府教育督导室结合《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南》等要求,建立完善县域普通高中高质量振兴行动工作情况跟踪督导评估机制,将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考核纳入督查内容,督促有关部门切实履行教育职责。
(何朝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