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开阳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切实做好增绿护绿用绿文章,推动林业产业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底色。
一是坚持科学绿化,项目化“增绿”扩总量。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利用项目建设统领造林绿化工作,通过实施国家储备林、石漠化治理、退耕还林、矿山生态修复、绿色矿山建设等项目,充分挖掘造林空间,着力提升林业资源总量。推进国家储备林一期项目建设,完成2.8万亩林地清理,补植树苗12万余株,林区道路建设达30公里。2020年以来,完成退耕还林4.98万亩,石漠化工程造林0.1万亩,完成矿山生态修复治理面积16.12公顷,矿山“治秃”恢复面积34公顷。目前,全县森林面积152.18万亩,森林覆盖率57.25%,开阳县获全国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称号。
二是强化森林管理,体系化“护绿”筑屏障。健全完善林业资源保护管理制度、生物保护制度和分级分类管理体系,深入开展“六个严禁”“绿盾”“森林督查”等森林保护执法专项行动。严格落实林长巡林制度,加强违法毁林处罚、森林火灾防范、森林病虫害防疫,切实守护好绿水青山和林业生态建设成果。建立县、乡、村三级林长组织体系,明确林长261名。选聘1035名困难户生态护林员实施网格化、常态化巡查管理。组建县级森林防灭火救援队伍一支,储备满足300人的防灭火物资,各乡(镇、街道)组建森林防灭火应急队。常态化开展森林保护“六个严禁”执法行动和林业有害生物防疫等。
三是壮大林下产业,产业化“用绿”促发展。充分利用县域林业资源优势,将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探索实施“平台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实现“山上披绿、林下生金”,不断增进群众的绿色福祉。目前,全县林下经济利用面积30.65万亩,产值达6.22亿元。同时,大力发展南江大峡谷、水东乡舍、云山茶海等集森林旅游、农业体验、旅游度假为一体的现代旅游产业,实现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发展。目前,已成功打造1个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和1个省级试点森林康养基地,2021年森林基地接待康养人员人数达14万人次。
(杨光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