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开街道把加强未成年人法治教育,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总体规划,探索“五色”工作模式,由红色党团共建,引领健康绿、关爱橙、平安蓝、服务粉“五色”共绘,全力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一是党建带团建,筑牢红色根基。通过党团齐发力、齐参与,构建“街道党工委领导、团工委牵头、村(社区)齐抓共管、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组建志愿服务队(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新时代春晖社)、文化宣传队、治安联防队等社会组织,多方凝聚力量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以东兴社区创建“双零社区”(青少年“零犯罪”“零受害”社区)为契机,以实现辖区内三年内青少年“零犯罪”“零受害”为工作目标,将保护工作纳入街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同部署、同安排,为未成年人架起安全“保护伞”。
二是绿色促健康,营造良好氛围。一方面精心选树文明家庭、社区好人、最美婆媳等先进典型作为重要抓手,加强家长学校教育,全方位提升家长综合素质,倡导良好家风家教,营造和谐社风。目前已选树先进典型3名,在各社区营造争先评比的良好氛围和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温暖氛围。另一方面打造紫江花园禁毒暨健康文化长廊和新世纪红色文化长廊,提质改造社区综合文化中心,依托长廊、文化中心、图书室等阵地,常态化开展未成年人禁毒防艾、消防安全自护、防溺水等知识讲座及免费健康体检,不断强化未成年人自我保护能力。目前,已开展禁毒防艾等知识讲座8场,开展免费健康体检7场,覆盖未成年人300余人次。
三是橙色连关爱,提升帮扶成效。组建由社区两委、网格员、楼栋长、联户长以及“五老”组成的未成年人关爱帮扶队伍,通过网格走访保持与未成年人的信息互通,了解未成年人的生活、学习情况,精准掌握底数,建立动态台账,常态化开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以数字化管理模式提升未成年人关爱帮扶能力,目前已对辖区未成年人建立“一人一档”125人(含特殊、困境、脱贫户、单亲、留守以及疑似辍学等);对摸排出的重点未成年人根据类型进行“红黄绿”三级分类管理、分类帮扶,并落实定期走访,及时摸排、跟踪、解决困难。目前,已为4名品学兼优即将步入大学的困难学子筹集助学资金10330元,1名学子申报茅台助学金5000元;疫情阻击战期间为40余名返县学生送上学习生活大礼包,劝返疑似辍学学生2名。
四是蓝色保平安,护守和谐稳定。整合综治中心、社区警务室、小区保安室等人员力量,结合安全排查、“扫黄打非”等工作,常态化对辖区周边环境进行摸排整治,协助查处不良“网吧”、毒品、赌博场所、不健康“口袋本”图书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隐患,目前已开展排查整治行动8次,未发现不良“网吧”、毒品、赌博场所等安全隐患;邀请政法委、司法局、街道派出所等专业人员开展法律宣传讲座5场,内容涉及未成年人法律知识、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毒品预防教育、犯罪预防教育、反校园欺凌等内容,以法释法、依法论事,引导未成年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升法律意识,推进未成年人尤其是未成年人的权益维护和犯罪预防工作,共同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五是粉色夯服务,绘就青春底色。创新志愿服务形式,积极探索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与“新时代春晖社”相结合,组织动员社区未成年人积极参与“学雷锋”、巩文、科普、传统节日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文化休闲活动以及“春晖”行动,坚持寓教于乐,让未成年人感受快乐、收获成长,逐步提升未成年人在道德、文化、智力方面的能力素养,也进一步增强未成年人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目前已在马头寨社区试点开设“四点半课堂”,既解决学生放学、家长上班等空档期无人看管问题,又提供作业辅导和课外拓展服务。2022年以来,已组织未成年人开展“学雷锋”、巩文等志愿服务活动18场,科技科普活动5场,元宵、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主题文化休闲活动12场,“春晖”主题活动6场,参与未成年人500余人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