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兴街道:“党建+”探索为老助老服务“医教养”新模式

进入
老年模式

无障碍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乡镇动态
紫兴街道:“党建+”探索为老助老服务“医教养”新模式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近年来,紫兴街道立足自身实际,整合优势资源,创新工作方式,提升服务质量,以“党建+”引领,积极探索“医教养”新模式,让所有老年人在家门口实现“老有所医、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用实际行动托起老年人幸福的“夕阳红”。

“党建+摸排”,夯实养老服务“硬基础”。依托党员、网格员、联户长、社区组织等人员力量,对辖区内老人进行全方位排查,重点排查老人的身体情况、居住情况、基本养老服务需求等基本情况,做到底数清、人员准。在摸清老年人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通过整理造册、一户一档、全程管理等方式建立纸质和电子“健康档案”,并及时对档案信息进行跟踪了解、动态调整、实时更新,保障数据准确性,为以后做好老年人日常管理、健康养护奠定“硬基础”。经摸排,辖区有60岁以上老人667人,约占人口总数的11.43%。目前,有留守老人118人,空巢老人58户。

“党建+服务”,落实养老服务“关键招”。一是服务模式新颖化。采取科级领导包片、干部包网格、党员包楼栋等方式,形成“1+2”结对互联,“1+N”联系网格,“1+X”照料护理的“党建+服务”模式,实现党建工作与养老服务无缝对接。二是志愿服务多样化。依托社区党员、志愿者等力量,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生活照料志愿服务队等队伍,通过“点对点”“一对一”的方式,为社区老人提供餐食上门、爱心帮困、健康体检、孝老爱亲等各类服务。2022年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200余次。三是社会服务精准化。探索购买社会服务,建立“老人点单、支部下单、社区买单、老人评单”机制,社区党支部根据群众实际需求,向公益组织购买特色服务,定制打造公益服务项目。目前,贵阳市云岩区明彻助学促进中心在安置点开办了“老吾老驿站”,长期开展老年人公益服务活动。四是文化生活多元化。针对不同层次老年人的需求,依托老年大学,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老吾老驿站为阵地,开展法律维权、文化教育、体育健身等定制式、点单式的为老服务活动,举办棋牌、广场舞、歌咏比赛,不断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2022年开展各类活动800余次,参与活动20000余人次。五是医疗服务均等化。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家庭医生为抓手,守护群众健康“最后一公里”。通过家庭医生签约,紧密联系群众,通过门诊治疗、随访、健康咨询等方式,针对不同人群、不同服务需求提供精准健康服务,对于行动不方便的老人,提供上门服务。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以患者健康为己任,为患者提供优质诊疗服务。2022年体检老年人1600人次,体检率76%,完成失能老年人评估服务500人次。

“党建+保障”,助推养老服务“添动力”。一是强化阵地保障。按照“服务阵地靠前、服务功能亲民、服务水平高效”的原则,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设置了“一校三点”(一校:老年学校;三点:综合教学点,文化广场教学点和“老吾老”驿站教学点),把党建元素融入到养老服务中,切实打通养老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同时让“老吾老”驿站入驻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让党群服务中心功能设施和服务活动不断提升完善。二是强化资源保障。通过打造“党组织引领、社区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格局,盘活资源,有效促进养老服务与基层党建工作同步发展,将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打造成为“老年人暖心服务预约站”,努力让老人幸福感更持续、获得感更强。2022年,举办专业知识讲座12场,覆盖消防安全、电信诈骗、养生保健、艾滋病预防等领域,切实满足了老年人在精神文化等方面的需求,增强了他们的归属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三是强化组织保障。依托党建网格,充分发挥网格员、联户长、志愿者等深入群众的前沿一线优势,摸清摸细辖区老年居民需求,以“吹哨报到”机制为抓手,完善“网格-社区-街道-部门”双向反馈机制体系,强化协同联动,确保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同时充分发挥辖区网格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开展邻里协助,困难帮扶等活动,增强老年人的认同感、归属感。四是强化人力保障。成立了由社区支部书记任组长的养老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党对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全面领导。召开专题会议,全面部署养老服务工作,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开展养老服务打下了坚实基础。2022年,共召开养老服务专题会议2次。“老吾老”驿站配备3名专职师资力量,常态化开展老年人日常教学活动,丰富老年人日常生活。

“党建+载体”,打好养老服务“特色牌”。一是搭建养老服务新平台。积极探索推行“党建+智慧养老服务”新模式,从老年群体的实际需求出发,将服务老人的基本信息、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等详尽资料统一建档,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老吾老”驿站为载体,为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理疗保健、书画舞蹈培训等服务,丰富辖区老年人的文化生活,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二是探索医养结合新模式。与社区卫生服务站联建,医生定期开展坐诊、义诊、健康指导和医疗讲座等活动,为老年群众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在门诊建立健康档案,以便更好的了解和掌握老年人的动态健康状况,为老年人提供心理咨询和法律援助,关怀老年人心理健康。三是落实日间照料新举措。针对部分子女日常工作繁忙,白天没有时间照顾老人的实际,探索推行“日间托老”的养老服务新模式,即老人可以早上来、晚上回,中午吃饭休息,同时进行聊天、喝茶、下棋等文化活动。如果老人身体不适,社区医生可以给老人治疗,进一步拓展了居家养老服务范围,提升了居家养老工作质量。

下一步,紫兴街道将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新思路和新方向,通过“党建+养老”服务新模式,全方位整合党组织资源,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实现助老敬老服务“零距离”,全方位构建养老服务大党建工作格局。

(李连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