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开阳县龙水乡紧紧围绕基层基础“强双基”,以市委“五个一”行动为遵循,深化落实县委“五五强基”工程,大力实施强村富民行动,推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强双基,“三项行动”激活力。紧盯基层基础“强双基”,从组织建设、制度机制、队伍培育等方面下足“绣花功夫”,不断提升基层组织战斗力和凝聚力。一是大力实施“排队抓尾”行动。以“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为目标,对标组织功能作用发挥、基层干部素质作风、落实政策是否走样、矛盾纠纷化解情况、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五个看”,排查识别后进村党组织1个,培育创建先进村党组织1个。通过抓两头带中间的方法举措,逐步形成后进赶先进、中间争先进、先进更先进的良好氛围。二是大力实施“头雁赋能”行动。采取擂台比武、学历提升、专题培训、观摩学习等方式,提升村级干部乡村治理能力和政策理论水平。目前,围绕乡村振兴、农村“五治”、产业发展、旅居等重点工作,先后组织村党组织书记到息烽县、安顺六马镇实地观摩学习11人次。三是大力实施“结对联帮”行动。建立1名党委班子成员结对联系1个村党组织“结对联系机制“,细化任务清单,通过列席一次党员大会、参加一次主题党日活动、开展一次谈心谈话、组织一次调研指导、协助办理一件民生实事,落实“五个一”工作机制,点对点了解和掌握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措施办法,助力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育先锋,“三支队伍”提能力。按照村级干部强培育、乡土人才强技能、驻村干部优管理的思路,推进乡村发展既有智力支持、又有人才支撑。一是培优后备力量。认真贯彻落实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育储备三年行动工作要求,聚焦“优选、精培、严管、活用”四个方面,围绕现有“两委”成员、优秀年轻党员、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大学毕业生、乡村医生、退役军人、致富能手七类重点人员,摸排后备力量人选24名,每个村均至少储备2名党组织书记、2名村“两委”后备力量人选,推行导师帮带、跟岗锻炼的方式,传授工作经验、提升履职本领,积极为助力乡村振兴夯实组织保障。二是深挖乡土人才。坚持“以产聚才、以才兴产、产才融合”发展理念,大力推动“短平快”技能培训,挖掘培育“牛专家”“李先生”“桃博士”等乡土人才50名。认真落实“组团式”帮扶、科技特派员下乡服务,围绕技术服务、品种引进推广、技术传授等方面,帮助培育对象提升农业技能,推动农业发展。三是管好驻村干部。加强对驻村工作队的日常考勤管理,严格落实请销假、工作报告、纪律约束、脱产驻村等制度。做好党组织关系、工资、管理、考核“四个划转”,纳入乡干部统一管理。制定驻村工作计划,明确驻村干部的工作职责、工作时间、工作纪律等方面的要求。乡党政主要领导、各联系村领导、党建办和纪委通过定期或不定期方式走访抽查,帮扶单位主要领导定期听取驻村工作汇报,了解掌握驻村干部工作开展情况、工作成效及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确保驻村工作落到实处。
促增收,“三环相扣”增动力。坚持全乡“一盘棋”,上下“一条心”,“点线面”同步发力,探索通过建机制、搭平台、优路径、强监管等方式,推动集体增收、农民致富。一是压实责任体系。采取“政府统筹、平台共建、抱团发展、支部引领、群众参与”的发展思路,构建党委书记牵头抓、分管领导协助抓、村党组织书记具体抓的三级责任体系,每月到村调研指导,双月听取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汇报,及时研究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任务落地落实。二是搭建共赢平台。按照“党委统领、政府负责,产权清晰、收益归村”的原则,统筹辖区各类资源、资产和资金,为村集体经济组织提供发展平台、技术指导和资金支持。依靠各村自然条件优势,明确以“1+1”的发展模式谋划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带动群众增产增收,推进共同富裕。目前,5个村中有4个村已分别以“1+1”方式发展以肉牛、蜂糖李、枇杷和农资化肥销售为主导产业的经营实体。全乡5个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共计128万元。三是聚焦特色产业。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组建产业专业合作社11个,培育种植养殖大户82户,家庭农场2户。聚焦10000余亩蜂糖李、5500余亩枇杷、2000余亩烤烟以及1300余亩其他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开展系列技术培训8次,组织外出参观学习4次,安装防爆火箭作业设施1套,做好防灾减灾。注册乡域公共品牌“龙水蜂糖李”,建设2个集中销售点。2024年产值超2000万元。
(谢成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