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开阳:植根新能源主导产业 让园区成为培育优质企业的“肥田沃土”
初冬时节的开阳,工业园区内机器轰鸣、工程车辆来回穿梭,一座座厂房拔地而起、一车车满载新能源电池材料的货车从这里启航…… 近年来,开阳县充分发挥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优势,抢抓新能源电池“风口”和新国发2号文件发展机遇,聚焦“打造磷化工为主导的先进制造城市、硒为特色的宜居宜业宜游康养目的地,努力成为贵阳贵安新型工业化重要增长极、黔中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发展定位,乘势而上、力开新局,积极布局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坚持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发展路径,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伟股份、邦盛集团、胜威凯洋等代表先进制造业企业纷纷入驻开阳,贵州磷化(集团)开磷股份、贵州安达科技等本土企业蓬勃发展……
开阳县作为全国磷矿资源最为优质富集的地方,资源优势明显,县内已探明磷矿资源储量19亿吨,远景储量约30亿吨。其中,富矿储量占全国的80%以上,是全国著名的磷矿主产区,被誉为“中国绿色磷都”。然而,尽管原始资源条件得天独厚,开阳县却并没有真正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究其原因,是其产业业态多以传统磷化工为主,产品附加值低,产业链结构不优,未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规模和产业集群。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新能源产业逐步成为国内发展的大势所趋,为此,开阳县围绕磷及磷化工产业基础,抢抓新能源风口,大力发展新能源动力电池材料产业链,重点利用黄磷及磷酸产能,延伸发展磷酸铁锂和磷酸铁磷系正极材料及前驱体,现已形成中伟、邦盛、安达、胜威、重庆特瑞5户磷系正极材料生产企业。目前,开阳磷化工产业上游基本完善,并重点推进下游延链新能源动力电池产业链打造,全面推进基础磷化工向高端化、精细化转型升级,着力做好“富矿精开”这篇大文章。 栽好梧桐树,自有凤来栖。一直以来,开阳经开区紧盯打造全省资源精深加工基地及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这一定位,瞄准到202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600亿、力争800亿的发展目标,按照“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发展理念,致力于打造贵阳北部千亿级现代化工产业集群,形成以金中、永温、双流为核心,构建以经济开发区为中心(“1区”),带动辐射4个产业园区的“一区四园”(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园、基础磷化工产业园、精细磷化工产业园、富硒农特产品加工产业园)产业空间新格局,科学谋划园区整体布局,并将园区产业功能由“单一化”逐渐完善为“多维化”,为“引凤”搭建好发展平台。 据了解,截至今年10月,开阳工业园区主导产业磷化工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20.86亿元,占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的99.03%。 日前,记者在贵州安达科技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二期年产6万吨磷酸铁锂项目现场看到,生产设备已完成安装并开始试生产,可存放6000吨货物的智能立体仓库主体结构建成,正在编程调试。
安达行政部经理王道瑜告诉记者,“现在开阳地方政府不仅对安达,对全县工业实体经济的支持都主要体现在招商引资政策的落实上,同时,每一个项目都有一个包保领导牵头来进行督促。”
良好的营商环境,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安达二期项目从施工到试投产仅仅用了9个月,这离不开县委、县政府为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近年来,开阳县积极践行“贵人服务”理念,聚焦政务服务改革要点,不断完善服务体系,用活“贵商易”平台,打好招商引资组合拳,营造快捷、高效、规范、透明的营商环境,培植企业发展“沃土”,推动产业大招商取得新突破,为“强省会”行动夯基础、增动能。
以诚聚贾,商兴城兴。贴心用心的“贵人服务”吸引了一批批优质企业到开阳县投资兴业,目前,已有81家工业企业入驻,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9家。
今年截至目前,开阳县工业园区共接洽各行业企业30多家,成功签约项目10个,完成目标任务275%,投资总额107.38亿元,产业到位资金25.3亿元,完成目标任务87.2%。拟签约项目3个,拟签约金额约21.31亿元,预计签约落地投产后,可实现生产总值约5亿元,实现税收约1.5亿元。 近日,记者从开阳经开区管委会获悉,11月30日17时19分,电建新能源集团建设的贵州开阳县200兆瓦/400兆瓦时集中式储能电站(简称开阳储能电站)全容量并网成功,12月1日顺利完成贵州省调安排的第一次充放电。
这标志着贵州省内截至目前规模最大的新型储能电站之一、贵阳市区域内首个共享储能项目由此诞生,将为开阳工业园区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为培养产业集群夯实配套基础。
开阳储能电站的顺利充放电是开阳工业园区深挖资源禀赋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据悉,聚力生20万吨氢氧化钾、新天鑫利用黄磷尾气年产5万吨甲酸钙、胜威20万吨工业级磷酸一铵、胜威2*7.5万吨纳米级二氧化钛、富开年产3万吨无卤阻燃剂等项目有序推进;开磷集团40万吨PPA、4万吨无水氟化氢技改、20万吨电池级磷酸一铵、10万吨/年低磷水循环利用制备饲料级磷酸氢钙、无机磷系消防阻燃材料研发项目、1万吨六氟磷酸锂、中电建200MW/400MWh集中式储能电站等项目相继建成投产。一个个火力全开的场景,生动展现了开阳县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全力建设千亿级现代化工产业集群的精彩。 截至今年10月,开阳经开区工业园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23.02亿元,同比增长24.06%;工业增加值68.58亿元,同比增长33%(可比价);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4.22亿元,同比增长44.7%;建成标准厂房5.46万平方,新开工标准厂房9万方;预计2023年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70亿元,同比增长20.64%;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5亿元,同比增长26.52%。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工业,是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开阳县将持续聚焦现代化工为首位产业,紧紧围绕建设千亿级化工园区的发展目标,强化顶层设计,科学编制园区规划,完善基础设施,强化要素保障,立足资源禀赋,持续在延链、补链、强链上发力,精准填空式招商,力争引进一批批优质项目,充分释放开阳经开区工业发展主战场、主阵地的作用,助推开阳加快建设成为千亿级现代化工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