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阳县创新“1+1”方式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进入
老年模式

无障碍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政务要闻
开阳县创新“1+1”方式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近年来,开阳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通过村集体经济组织整合村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村集体“三资”)作为股本,吸纳当地村民股本、社会资本等,共同组建市场化混合所有制公司经营的方式,探索出“村集体经济组织+混合所有制公司”联结发展的“1+1”模式。2022年,开阳县推行村级集体经济“1+1”发展方式的成功经验被《农民日报》头版刊载,并形成试点村20个,各试点村村集体经济组织均实现经营性收入同比增长50%以上。

一、构建村级集体经济“1+1”发展主体。一是厚实发展主体底盘。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牵头理顺村集体资产管理权属关系,依托黔农智慧乡村数字服务平台和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系统、村集体产权系统,建立完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村集体“三资”管理机制,将清查财产、核定资金后的集体“三资”登记确权到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第一个“1”。同时,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管护集体资产,确保护好村集体“三资”根基。截至目前,20个试点村共确权村集体“三资”约5707万元。二是壮大发展主体力量。严格按照“村集体经济组织占股不低于51%,其他市场主体累计占股不高于49%”的比例,共同成立村集体控股的混合所有制公司,形成第二个“1”,借助其更高的市场认可度和更灵活的决策机制,不断吸引外部资金和技术投入,进行市场化经营管理。根据股份组成,混合所有制公司主要有“村集体+村民”“村集体+村民+企业”“村集体+村民+企业+其他”三种模式。如,高寨乡高寨村立足本村气候适宜、土壤富硒、辣椒产业基础好的实际,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出资49万元(占比70%),村民共同出资21万元(占比30%),注册成立鑫鑫工贸混合所有制公司,流转农户零散土地540亩用于发展辣椒种植产业。截至目前,高寨村通过“1+1”发展方式生产销售辣椒成品约194万斤,帮助村级集体经济获得近158万元收入。

二、强化村级集体经济“1+1”发展运营。一是公司市场运营。通过“四议两公开”决策程序制定混合所有制公司《章程》,明确经营范围、议事规则和监督机制等,经当地乡(镇、街道)审批,报农业农村部门备案后,到市场监管部门完成公司工商登记注册,依法经营管理公司。截至目前,全县混合所有制公司均完成了公司《章程》和“一村一策”方案制定,220余名村“两委”成员与公司“三会一层”进行了交叉任职。如,高寨村鑫鑫工贸混合所有制股份公司《章程》规定,选举村集体经济组织理事长为执行董事,并建立股东会议事决策机制,并结合股东代表会、职工代表大会、村民代表大会推荐和乡镇指定下派的方式,推荐监事长1名、监事4名组成公司监事会,搭建起了公司法人治理架构。二是政府指导运营。由县农业农村、财政、司法等部门联合构建村级集体经济“1+1”发展方式专班,下设综合办公室、综合协调组、经济指导组、法务保障组,制定具体的工作实施意见和帮扶指导机制,通过逐村实地指导、申请补助资金、实施以工代赈项目等方式,帮助村集体控股的混合所有制公司开展资产盘活、商贸服务、工程建设等业务。截至目前,专班帮助指导成立混合所有制公司35家,研究解决有关产业规划、公司注册、财务管理等方面的重大问题20余个,争取以工代赈项目12个,交由部分试点村实施。三是多方合作运营。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重点围绕集体“三资”、气候、土壤、农业习惯等本地条件,找准发展定位,并采取项目合作、股份合作、跨区联村合作等多种发展模式,打破地域界限,持续吸纳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多元市场主体进入,不断增强公司发展的综合实力,实现良好运营。如,冯三镇堕秧村成立堕秧勇创工贸有限公司,吸引正大集团合作发展生猪代养产业。目前,第一栏出栏生猪1100头,通过“租赁费用+代养收益股比分红”的模式为村集体增加经营性收入20.8万元、纯利润13万元。又如,南江乡苗寨成立贵州省苗寨丰汇工贸有限责任公司,与龙广村联合成立贵州广苗旅游有限公司,共同经营南江大峡谷停车场服务管理业务,实现单月收取停车费及商铺租金43万元。

三、彰显村级集体经济“1+1”发展实效。一是红利普惠村民。建立提取部分集体经济收益用作全村普惠分红的机制,通过种植养殖评奖、贫困村民兜底、贫困学生奖补等方式,促进村民共享发展红利。如,高寨村村集体经济组织将集体经济收益的25%—30%用于解决村民急难愁盼问题;辣椒产业营收后,累计奖励18名优秀贫困大学生共计1.72万元;为脱贫户、监测户等困难群体购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160余人次。截至目前,试点村发放普惠性分红29.44万元。二是红利兑现股民。组织村民持资或折资入股,参与混合所有制公司运营产业管护、运输、销售等环节务工,形成股民“入股分红、土地流转、务工收入、技能奖励”的收入结构,激发起村民以“股东身份”维护和参与村集体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创造力。2022年以来,全县20个试点村股民累计分红94.89万元,推动村民就近务工7400余人次,发放工资近205万元,实现股民人均月增收1200元以上。三是红利奖励干部。通过村“两委”干部带头、党员示范、村民优先、支书兜底的方式推动本地村干部入股混合所有制公司,公司盈利后提取部分收益用于村干部绩效奖励,构建起村干部“集体股比分红+入股分红+产业激励绩效+普惠分红”的收入体系,有效破解村干部过去“干多干少一个样”“不敢闯、不愿干”的难题。例如,高寨村村集体经济组织将集体经济收益的10%—15%用于发放村干部奖励性绩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