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阳县旅游产业发展情况

进入
老年模式

无障碍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走进开阳 » 文化旅游 » 开阳景点
开阳县旅游产业发展情况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开阳地处黔中腹地,总面积2026平方公里,辖8镇8乡,总人口43万。是中国最美风景县贵州十佳之一。

区位优势明显。开阳县交通优势可概括为“4311”即“4条高速(贵开高速、贵遵高速复线、贵瓮高速和开息高速)、3条铁路(贵开城际快速铁路、川黔铁路支线、久永货运铁路)、1个港口(开阳港,贵阳市通江达海的唯一通道)、1个机场(贵阳龙洞堡机场,到开阳仅有45公里)。

旅游资源丰富。开阳县旅游资源丰富,全国旅游资源分为6大类69种,开阳县具有6大类26种,占全国种类的38%,具有多样性、完整性、地方性和典型性兼备的特点。同时,还有地热资源、水东土司文化、高寨苗族文化生态旅游区、开州湖、春彩洞、紫江地缝、十万溪等20多处极具开发潜力的景区。

气候富氧怡人。开阳县大部分地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区气候,平均海拔900-1000米,年平均气温为摄氏12.8度左右,年平均气温要低贵阳城区3℃;森林覆盖率达52.9%,被誉为“天然氧吧”,是全国“避暑之都”贵阳的一颗明珠。

民族风情浓郁。自古为少数民族聚居的“水东”地区。土司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和汉文化水乳交融。现存完好的布依“六月六”歌会、苗族杀鱼节、斗牛节风情独特。

土司古寨马头寨古建筑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积淀厚重。远有距今万年的打儿窝旧石器古人类遗址,秦汉时期顶跋画马崖壁画的文化发祥,中有唐代置蛮州的开府建制,北宋称大万谷落总管府、元称雍真葛蛮等处、明称开州的地名历史沿革,始于唐,历经宋、元,亡于明的水东宋氏土司文化传承,近有北京城近代化的开创者、中国古建筑学和建筑史学奠基人、原北洋政府代总理朱启钤,辛亥革命先驱钟昌祚,抗日名将付砚农等开阳籍历史文化名人。

配套要素完善。茶叶种植面积达30万亩,枇杷、樱桃、葡萄等水果种植面积达10万亩,并逐步发展成为开阳旅游产品。同时开阳县目前拥有三星级酒店1家,二星级酒店7家,正在申报的四星级酒店2家,正在按四星级酒店标准装修的2家。



一、开阳旅游发展现状开阳县是“中国避暑之都皇冠上璀璨的明珠”、“爽爽贵阳•醉美开阳,栖息人类心灵的地方”。目前已成功将南江大峡谷打造为国家AAAA级景区,将十里画廊打造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013年,实现接待游客620万人次,同比增长47.6 %;旅游收入 41.5亿元,同比增长 32%。    (一)已开发成熟的景区景点   

十里画廊乡村旅游区。位于开阳县南江乡和禾丰乡境内,交通便捷,环境优美,民族文化风情浓郁。先后荣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贵州十大标志性景观”等荣誉称号。景区内已配套完善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厕所、滨河旅游绿道(为全省第一条乡村旅游绿道)、休憩长廊、租车驿站等服务设施,还开发了田园骑行、美丽乡村、乡村庄园、文化体验、采摘富硒果品、品富硒茶等旅游项目。南江大峡谷景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喀斯特地貌的典型。集奇、险、雄、秀、野、幽、奥为一体。该景区不仅可以观光旅游,而且还开发了峡谷漂流、CS野战等娱乐性旅游项目。景区内现有开阳县唯一一家3星级酒店。目前,正整合十里画廊、香火岩等景区打捆创国家AAAAA级景区。

香火岩景区。该景区位于开阳县禾丰乡境内,总长约12公里,有神龛、杨森楼等10余处景观景点。景区内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旅游资源品位高,是户外徒步观光的胜地。目前由香火岩公司进行开发建设。马岔河温泉。该景区位于开阳县城关镇,被誉为“黔中第一汤”,占地面积3.8平方公里,常年水温42摄氏度,水体富含13种人体所必需矿物元素,可饮可浴。周边有开阳十里画廊美丽乡村旅游区和开州湖水上运动旅游区。白马峪温泉。该景区位于开阳县双流镇,占地面积1.83公顷。水温70℃,水体富含偏硅酸、锶、锌等13种有益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低矿化度,“可饮可浴”。目前,由贵阳市旅游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进行开发。成功打造为贵阳市民周末出行首选温泉度假区。  


(二)正在建设的景区正在建设的景区主要是猴耳天坑景区。该景区位于城关镇石头村,距离县城10公里,距遵义50公里,景区外部交通便捷,旅游资源丰富,可建成一个以避暑度假、休闲、康体养生为主兼具观光、探险、科考为一体的精品旅游度假区。目前,游客接待中心等已基本建成,正在建设温泉度假中心。

(三)未开发的景区(点)

紫江地缝。该景区喀斯特地貌景观雄伟壮丽,有25处国家3级以上景源。景区内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是天然的氧吧。景区已进行过初级开发,已有四级公路直达;水、电、通信线路已架到景区;栈道、桥梁、观景台等基础设施已建成。

春彩洞。该景区位于开阳县冯三镇,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洞外环境安静无噪声,无工业污染,森林植被繁茂;洞穴中空气流通,气温、湿度较稳定,从观赏到科研都有极高的开发价值。目前,已探明可开发的长度有8公里左右,互通的洞口有4个,溶洞地下河发现一种新物种鱼类,已被《国家地理杂志》刊登,现尚未命名。

十万溪景区。该景区位于开阳县毛云乡,距开阳县城67公里。景区规划面积约17平方公里,长约7公里,属发育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属开阳紫江地缝下游,构皮滩电站蓄水后,是库区的回水部分,可乘中小型客轮直接进入各景点,沿岸风光美不胜收,是旅游娱乐休闲避暑的最佳选择。

高寨苗族文化旅游区。该景区位于开阳县高寨乡,距贵阳86公里,距开阳县城78公里。旅游区内民风淳朴,民族民间文化底蕴深厚,民族风情浓郁,民族原生态保存完好,秦汉时期的顶趴画马岩古迹历经千年至今仍清晰可见,“杀鱼节”、“斗牛节”等传统节日体现苗族同胞沉淀较深的文化,蜡染、刺绣等手工艺品已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开州湖高原湖泊旅游区。构皮滩水电站是我省新建的一个重要水利水电工程,其淹没区域宽达100余平方公里,形成的高原湖光山色蔚为壮观,堪称云贵高原上的一颗水上明珠。而作为库区主淹没区有30多平方公里的开州湖,无疑是这颗高原水上明珠里最耀眼的部分,这里有宜人的气候,森林覆盖率高达54%。宜人的气候条件、良好的生态环境、便捷的交通、优越的地理区位,使开阳构皮滩高原湖旅游度假区具备了建设成为贵州乃至中国著名的旅游度假区及水上运动基地的有利条件。


二、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尽管开阳县旅游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我县旅游业发展依然还处于资源优势向产业转化的进程,还存在淡旺季明显,高端引领、龙头引领和品牌引领不足等问题。因此,下一步,我们的重点就是要围绕“人从哪里来、钱在哪里花”这条主线,培育龙头企业,做精品、走高端、成品牌。同时,创新产品开发,创新营销策略,“留住游客的人,留下游客的钱”,变“淡季不淡、旺季更旺”。

(一)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整合环保、林业、文化体育、旅游、交通、工业、农业、科技等部门的资金与政策,通过叠加形成合力,助推旅游产业发展。

(二)突出重点,同步发展。突出以增强景区内外通达性和接待服务设施为重点,同步推进科技、商业、卫生、娱乐等配套要素发展;在打造乡村体验、城郊休闲、农业观光、避暑度假、民俗文化、古寨寻踪等多元化、复合型、体验型乡村旅游产品的基础上,突出以文化艺术、商务会展、康体健身、探奇寻幽、背包探秘、山体户外运动等为重点的“高、精、尖”旅游产品的开发,做精品、走高端、成品牌。

(三)产业融合发展,彰显聚合效应。一是旅游与文化的融合。充分发挥开阳县现有的“水东文化”、老工业和现代工业文化、农耕文化、茶文化、红色文化等资源优势,深入研究,选准突破口,将文化内涵植入旅游产品和商品的开发,提高旅游品位档次。二是旅游与农业的融合。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围绕体验农民生活、享受农业风光、欣赏农村风情这一主线,充分发挥“富硒农产品之乡”品牌优势,加快推进枇杷基地、葡萄园、荷园、茶园等农业观光旅游发展,延长旅游产业链。三是旅游与体育、林业、水利、商贸、地质、环保等相关产业和行业的融合。充分发挥开阳县特有的自然气候、地理环境、地形地貌和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开发“森林旅游”、“湖泊旅游”、“茶园旅游”、“自驾旅游”、“探险旅游”、“养生养老旅游”等新旅游业态。(四)培育市场,壮大游客总量。紧紧瞄准遵义、安顺、都匀、凯里等黔中城市群市场,重庆、成都、长沙、武汉、南京等“火炉”城市市场以及银发族和亚健康人群市场,以“避暑、康体、养生、观光、体验、探幽、寻古”等主题旅游吸引游客,壮大游客总量。(五)强化项目招商,“引凤筑巢”。始终坚持“包装一个成熟一个,成熟一个引一个,引一个像一个,像一个做一个、做一个成一个”的原则,充分利用“黔洽会”、“旅洽会”、合作论坛、旅交会、旅发会等平台,引导新型业态和外埠资本投资发展开阳度假区、住宿、餐饮等旅游产业,撬动社会投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