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来,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的理念,按照全国、全省、全市、全县教育大会的部署,坚持营造“三全育人”“五育并举”的育人格局,进一步强化爱国主义教育,促进劳动教育、加强家校联系,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增强学校德育工作成效。现将开阳县中小学2020年德育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成效
(一)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提升德育工作队伍素养
1.各级各类学校继续健全完善工作机制,落实细化工作职责,努力建成以班主任为主体,团队辅导员、心理健康教师、家庭教育指导师为支撑,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全员育人工作机制。
2.组织开展教师德育培训,重视德育工作人员培养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培训,更新德育工作人员的育人理念,为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奠定坚实的师资基础。
3.丰富班主任激励机制。举办了不同形式的班主任工作成效评比,为激励班主任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养、促进班主任专业发展水平提升搭建了平台。
(二)搭建教研平台,注重德育科学研究
为提高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各级各类学校有机结合道德与法治,将意识形态工作融入课堂教学和实际生活中,实现“课堂教学课程化,教学内容生活化”。充分发挥德育教研员引领作用,搭建德育教研平台,鼓励学校德育管理干部、班主任、心理健康教师和家庭教育辅导员积极参与德育相关课题研究,树立德育科研意识,创造德育科研氛围,促进德育工作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
(三)提高德育常规管理水平,促进德育常态工作开展
注重德育常规工作开展。各级各类学校每月按时上报德育工作月报表,将德育工作在校园内通过不同载体进行全面渗透,充分结合“我们的节日”,统筹开展相关活动,倡导全员参与,创新活动方式,旨在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组织开展“我的中国梦”“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学习雷锋,争做新时代好少年”“童心向党”等主题教育,培养青少年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引导青少年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培育文明知礼、诚信守法、自立自强的良好品格。2020年多个学校在《贵阳市第十四届中小学生德育手抄报》中获奖,有多个学校在2020年《贵阳市第四届小学生“王阳明诗文名篇”书法大赛第二届朗诵大赛评选》中获得集体奖、个人奖。
(四)以打响“抗疫”战役为契机,深化德育工作改革
利用高三、九年级学生新学期返校复学的契机,按照贵阳市教育局办公室《关于组织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开学第一课”教育活动的通知》要求,为引导学生在思想上、心理上、行动上做好新学期复学准备,组织各中学举行了“开学第一课”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了一次集中的疫情防控知识教育、卫生健康行为习惯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到个人命运和前途与祖国命运和前途之间的紧密联系为学生搭建展现自我的舞台,提升学生在校园文化艺术体育活动中的参与度,让绝大部分学生参与其中,在活动中锻炼意志品质,提高行为的独立性、果断性、自制性和坚韧性。
(五)规范家长学校建设,强化家庭教育工作
按照“全国规范化家长学校实践活动实验区”工作要求,继续做好家长学校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示范校的引领作用,扎实开展家庭教育工作。开展家庭教育师资队伍提升和家长培训,提升教师指导家长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提高家长科学教育孩子水平。2020年开阳县八所家长学校示范校顺利通过评估。
(六)关爱留守儿童,长效开展关爱服务
各级各类学校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活动,让留守学生感受到教师和集体带来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影响。建立关爱帮扶制度,与留守学生开展结队帮扶,增强留守儿童学习、生活的信心。
二、存在的不足
(一)部分学校德育工作未落细落小落实,存在对德育工作重视不够的现象。
(二)德育工作载体有待进一步丰富,部分学校开展活动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校园德育氛围不够浓厚,教师对德育工作的重要性理解不够深刻。
(四)德育评价机制不够健全、评价形式不够多元化,德育工作人员的意识及工作素养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中小学要明确工作职责,规划、部署,推动学校德育工作落到实处。重点发挥共青团、少先队作用,建设坚强有力的未成年人德育组织团体。
(二)落实课堂教学。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发挥课堂主渠道功能。开全开足开好德育相关课程,合理配备师资,分配课时,积极进行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改革,改进教学方法,注重课程的实践体验,增强教学实效性。突出学科特色,挖掘德育资源,抓好德育渗透,落实好“情感、态度、价值观”课程目标,把热爱家乡、崇尚文明、保护环境等融入教学过程中,发挥好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
(三)强化活动载体。充分依托我县现有的教育资源,利用法定节日、传统节日、纪念日以及中小学生的入队、入团、毕业典礼、校庆等教育契机,精心设计活动方案,确定活动主题,通过主题演讲、知识竞赛、歌咏比赛、文艺演出等形式进行宣传教育活动。依托家庭教育活动,以《贵州省“全国规范化家长学校示范区”中小学幼儿园规范化家长学校评估指标体系(修订)》指导工作的开展,进一步规范家长学校工作。
(四)落实实践活动。加强对学生假期生活的指导,确保学生参与研学旅行、社会考察、志愿者服务、社区公益劳动等。让青少年学生在各类实践活动中增长才干、锻炼成长。
(五)坚持科学评价。完善以发展性评价为主的学生素质评价体系,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的同学互评、小组周评、班级月评以及学校、家庭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记录学生道德实践情况,使综合素质评价成为学生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在评价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六)完善评价体系。完善督导评估机制,突出学校未成年人德育工作成效在目标考核等工作中的权重,通过定期检查、随机抽查等形式加大督查力度。
开阳县教育局
2021年1月13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