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应急避险常识

进入
老年模式

无障碍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应急管理 » 应急科普
自然灾害应急避险常识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一.暴雨

  暴雨期间尽量不要外出,必须外出时应尽量绕过积水严重地段,防止跌入沟、坑等,不要冒险跨过污沟,远离电线及电力设施。在山区旅游时,要注意防范山洪,上游来水忽然浑浊、水位上涨较快时,要立即向高处撤离。室外积水浸入室内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将食品和电器转移到高处。

二.雷电

  雷电是雷雨云中的电能释放。强雷点多发生在春夏之交和夏季的强对流性天气。雷雨天气,在户外空旷处切勿使用移动电话。在室内,关好门窗,关闭电器,拔掉电源插头,不要使用固定电话,远离门窗、水管、煤气等金属物体,不要淋雨。在室外,不要在空旷场地停留,要及时躲避,不要跑动,躲入有避雷设施的建筑或汽车里;无处躲避时,尽量找低洼处蹲下,披上雨衣;不要打伞,不要高举农具和羽毛球拍等,远离大树、高塔、电线杆、广告牌等。雷雨天气应立即停止室外游泳、划船、钓鱼等水上活动。对被雷电击中的人员,立即采用心肺复苏法急救。

三.冰雹

  冰雹多发生于春季强对流天气中,户外行人应立即进入安全的地方暂避。驱赶家禽、牲畜进入有顶棚的场所,妥善保护汽车等室外易损物品和设备。注意防范冰雹天气伴随的雷电灾害。

四.低温冻害

 注意添衣保暖,照顾好老、弱、病人。预防心血管、呼吸系统疾病,户外工作防止冻伤。对大田作物要采取田间灌溉、使用腐熟有机肥等防止霜冻、冰冻措施;对蔬菜、花卉、瓜果要采取覆盖、喷洒防冻液等措施;对牲畜、家禽采取防风、保暖措施。室内燃煤取暖或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要注意通风,防止煤气中毒;农村用柴、碳取暖时要预防火灾。

五.泥石流

  泥石流是在山区沟谷或斜坡上由暴雨、冰雪消融引发的一种携带大量泥沙、石块、巨砾的特殊洪流,常于山洪相伴,对房屋、农田、道路、桥梁等破坏极大。山区大雨天气,深谷、山沟出现类似火车轰鸣或闷雷般的声音,为泥石流发生前兆,发现泥石流征兆,应立即观察地形,迅速向沟谷两侧山坡或高低转移,切忌不能顺沟跑动,不要在谷底或陡峭的高边坡下躲避、停留。不要上树躲避,也不要停留在陡坡土层较厚的底凹处,或躲在滚石、乱石堆后面。暴雨停止后不要急于返回沟谷住地,应等待观察一段时间。

六.滑坡

  滑坡俗称“地滑”、“走山”,是斜坡上的岩土体因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在重力作用下整体或分散地顺坡下滑的地质灾害。引发因素主要有地震、降雨、河流对山脚的冲刷和人类开挖山脚、坡体堆集、爆破、开矿等活动。居住在山区的群众,应时刻注意观察居住地附近山坡地面运动的任何迹象,特别是在强降雨期间。遇到滑坡时,切忌不要顺着滑坡体滑动方向跑,应向滑坡两侧跑。应躲避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注意保护好头部。保持冷静,视险情将人员、物资及时撤离危险区。滑坡过后,待确认房屋完好、安全再进入。

七.地震

  地震灾害的伤亡主要由建筑物倒塌、山体滑坡造成。地震发生时要保持镇静,迅速选择合适的避难场所躲避,逃离、躲避时要注意近水不近火,拿上应急包,采取蹲伏姿势,降低身体重心。住在平房或高层建筑一楼的居民,应迅速头顶应急包跑到空旷处,来不及的则就近躲避。住在楼上的居民,应远离外墙、门窗及阳台,选择厨房、卫生间等开间小、有水源的空间,或承重墙、墙角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或坚固桌子、床铺等家具下躲藏,不能使用电梯。在学校,一楼的学生立即有序撤离教室、宿舍;楼上的学生在教师指挥下,用书包护头,躲在课桌下,震后迅速、有序撤离教室。在商场、餐厅、体育馆、影剧院等公共场所,应立即蹲伏在立柱、内墙墙角和排椅下,避开广告灯箱、高大货架、大型吊灯等危险物。在行进的车辆中,司机应立即驶离立交桥下、高楼旁、陡崖边等危险地段,在开阔路面停车避震,乘客不要跳车,待车子停稳后再下车疏散。在户外,尽量避开拥挤的人流,避开高大建筑物、立交桥、变压器、电线杆、广告牌、玻璃幕墙等,远离高压电线及化学、毒气等工厂或设施,迅速跑到空旷处蹲下躲避,家人聚集在一起,照看好老人、儿童,避免走失。在郊外,应尽量避开山脚、陡崖、水库、河岸、高压线。已经脱险的人员,震后不要急于回屋,以防余震。

八.森林火灾

  发现或不慎引发森林火灾,应立即转移到安全地带,并拨打森林火灾报警电话,说清货场位置、面积等情况。不能擅自扑火,要在森林防火指挥员的指挥下扑火,服从指挥。被林火包围时,可进入河流、水库、池塘、农田、山路、公路、防火林带、防火线、沙石地等避火,选择火已经烧过或杂草稀疏、地势平坦的地段转移。穿越火线逃生时要用衣服蒙住头部,或用湿布捂住口鼻,屏住呼吸,快速逆风冲越火线。火场逃生时切记不能顺风逃生,不能往山上逃生,不能经鞍部逃生。

九.洪灾

  洪灾是由于江、河、湖、库水位猛涨,或堤坝溃决而造成的灾害。遭遇暴雨时,时刻观察周围溪河水位和山体有无异常,特别是晚上,随时做好转移准备。转移要就近、快速,先人后财物,先老幼病残后其它人员,尽量向屋顶、大树、高墙等高处转移,可利用船只、木板、木床等漂浮物转移。如被洪水围困,设法发出求救信号,不冒险涉水,在安全地带等待救援。山区发生强降雨时,尽量避免过河或走在沟谷处,防止被山洪冲走。郊外旅游,注意防范山洪。遭遇山洪,不要沿着行洪道跑,要跑向两岸高处躲避。发现电线低垂或折断时,应迅速远避,防止触电。

十.高温天气

  保证睡眠,多喝白开水、绿豆汤等防暑饮品,饮食以清淡为宜。白天尽量减少户外活动时间,外出要做好防晒措施,避免被阳光灼伤皮肤。如有人中暑,应将病人移至阴凉通风处,给病人服用防暑药品。如果病情严重,应立即送医院进行诊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