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小学生驾乘“三车”专项整治工作的工作目标是什么?
答:进一步改善校园周边交通环境,保障中小学生交通安全出行,提升学生及家长交通安全意识。全面构建学校、村(居委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监管格局,压实家庭监护看管责任、学校教育管理责任、村(居委会)基层治理责任,全方位禁止中小学生驾驶“三车”,严防中小学生驾驶“三车”引发道路交通事故。
二、中小学生驾乘“三车”专项整治工作中,教育部门的职责是什么?
答:(一)健全完善教育系统交通安全责任体系,负责教育系统的交通安全监督管理。指导和督促各类学校(含民办学校、幼儿园)履行交通安全管理责任,制定涉校涉生交通安全责任突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落实安全教育、防范交通安全事故的措施。
(二)对学生违法驾驶“三车”、乘坐非法营运车辆等行为进行劝阻和举报;指导和督促学校将交通安全教育纳入教育教学内容,组织师生员工依托“安全教育日”、“安全生产月”“5+1”十分安全课、班会课等活动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向师生普及交通安全知识。
(三)配合城市综合执法、公安交警、村(居委会)等相关部门开展校园及周边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标线的排查整治,及时消除校园及周边交通安全隐患。安排值班人员上放学时段在校门值守护送学生,教育学生安全文明过马路,劝阻、举报超载、疑似非法营运等车辆接送学生及学生违法驾驶“三车”行为。
(四)明确学校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管理职责、家长校外交通安全监管职责,向每一位学生家长发放交通安全告知书,通过微信、QQ等不同载体提醒、告知家长加强学生校外交通安全监管,要求家长教育、禁止学生驾驶“三车”。对不履行职责的家长,由公安机关及属地人民政府相关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处置。对存在违法驾驶“三车”行为的学生,学校要依照校规校纪实施相应的校内处理的同时,建立台账,法制副校长组织违法驾驶“三车”学生及家长共同接受交通安全知识强化培训。对学校出现学生违法驾驶“三车”行为的,要对学校或班级开展严禁驾驶“三车”宣传教育的责任进行倒查,对未按要求开展宣传教育的学校或班级,取消校长或班主任老师当年评优评先资格。
三、开展中小学生驾乘“三车”专项整治工作,公安部门的工作职责?
答:(一)定期在学校周边及学生乘车较为集中的区域和路段开展中小学生驾驶“三车”专项整治工作,整治过程中,对发现有中小学生驾驶“三车”的行为要立即制止,并通知其监护人到场,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其监护人、“三车”所有人进行处罚。
(二)将中小学生违法驾驶“三车”行为相关信息及时汇总形成转递表转递至教育部门,由教育部门责成学校对学生进行内部处理。同时通报给属地乡(镇、街道)村(居委会)予以登记造册和上门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打招呼”,推动形成学校、家庭、村(居委会)“三位一体”的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监管格局。
(三)以交通安全宣传“七进”工作为依托,定期开展针对中小学生的精准宣传教育,通过交通法规讲解、典型案例警示等多种形式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有效提升广大中小学生及家长自觉抵制交通违法行为的意识。
(四)结合校园周边交通安全管理的相关要求,向城市综合执法部门提出优化改善校园周边交通安全设施设置的意见和建议。
四、对于中小学生驾乘“三车”专项整治工作,乡(镇、街道)村(居委会)的工作职责?
答:一是按照省、市各级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关部署和安排,对所辖家庭 “三车”情况进行全面的摸底并建立台账;开展入户宣传工作,提升辖区家庭对交通安全专项整治系列工作的知晓率。二是按照“一中心一网格十连户”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创新推进交通安全社会化治理,全面实行村(居)组交通安全“网格化”管理,形成齐抓共管、全民参与的交通安全共建共治格局。
五、“五个一”宣传目标是什么?
答:“五个一”宣传目标即“一窗、一语、一书、一课、一会”。“一窗”,即建立一个交通安全宣传橱窗;“1语”,即在学校门前悬挂一条交通安全宣传标语;“一书”,即学校与学生家长签订一份交通安全责任书;“一课”,即学校坚持每学期上一堂交通安全教育课;“一会”,即学校每学期召开一次交通安全主题班会及家长会,在校园里形成浓厚的交通安全氛围。
原文:
开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开阳县中小学生驾乘“三车”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